第 2 节 真我假我: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带着面具?(第1页)

这一讲是自我成长模块中。自我认识力的第二个知识点——真我假我。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困惑。

「我不就是我吗?哪儿来的真假呢?」

其实,「真我」 和 「假我」是「自我」的两个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去了解自己的真我和假我是什么样的,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对自我的认识。

这样说可能有些玄乎。我给你举个例子。

比如说苹果的产品,一直被捧得很高,尤其在年轻人当中,用苹果产品好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有些人月收入可能就 3000,但是节衣缩食去买 iphone,觉得其他手机太 low,会让自己的档次也跟着降低了。

甚至有新闻报道,有人是卖了肾去买 iphone 的。

这种情况就是假我压倒了真我,让人将自身的价值依附于外在的东西上。

就好像,我必须要靠那个苹果 logo 才能体现我的价值一样。

听完这个例子,你应该已经对真我和假我有了一个大概的感觉。

在这一讲中,我将会告诉你真我和假我分别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形成假我,以及怎么觉察真我和假我,并且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学完这节课,你可以通过真我假我,更深入的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认识你的内心结构(真我,假我)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真我,什么是假我。

真我和假我的理论是由温尼科特提出的。

这个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不过他的老师你肯定听过,那就是弗洛伊德。他们都是精神分析流派中分量十足的人物。

温尼科特认为,所谓的真我,是一种对于自我的自发、真诚的体验。

它包含了我们的各种感受,也包含了我们的好恶等等。

真我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每个人肯定都体验过。

人刚出生的时候,饿了就哭,困了也哭,尿床了还是会哭,没有一个新生儿不哭的,对吧?

这就是对自身有真诚的体验,并且直接地根据体验所作出行为反应。

而假我则相反。

假我是我们为了达到外界的要求、符合外界期待所发展出来的自我。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面具。

我们去感受外界的要求,揣测他人的意图,然后戴上这个面具去回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