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罪与诽谤罪
侮辱罪与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这两项罪都是告诉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诽谤罪只能采取口头或者文字的方法,不可能是暴力;而侮辱罪既可以采取口头、文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暴力方法。比如张三牵着李四,让李四在人多的地方学狗叫,这就可以构成侮辱罪。
诽谤罪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有损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而侮辱罪既可以不用具体事实,也可以用真实事实损害他人名誉,只要公然侮辱即可。比如张三是性工作者,李四在朋友圈把张三的隐私泄露,这虽然没有捏造事实,但是也损害了张三的名誉,情节严重也可以构成侮辱罪。
当前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行为是发他人的裸照,属于典型的侮辱罪。如果张三发李四裸照,加了一段文字描述「电话 ×××,包夜 500」,结果李四的电话被打爆。张三的行为就触犯了多个罪名:首先散布裸照本身是侮辱;然后又造谣说张三是性工作者,构成诽谤;公布张三的电话,还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一行为触犯三个罪名,想象竞合从一重罪。
名誉与社会评价
侮辱、诽谤所侵害的是名誉权,导致他人社会评价降低。社会评价降低显然是一种具有价值性的规范判断,它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道德评价的信息。对他人名誉的侵犯,也就是在减损社会一般人对他人的道德评价。为了避免法律传达出错误的信息,应该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对「名誉」进行规范评价,排除那些与主流道德无关的信息,避免法律的泛道德化。
比如李四在网上发帖,说张三是一个穷人,别看张三现在天天开着豪车跟 8 个网红谈恋爱,但其实张三是个穷人,他的车是在网上租的,他许许多多炫富的图片全都是 PS 的。张三非常生气,到法院去告李四,还出具了足够的证据证明他是一个有钱人。但是李四却虚构事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