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罪是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进行走私活动,破坏国家海关监管制度,情节严重的行为。除了走私毒品罪以外,其他的走私罪都不再有死刑,毕竟走私跟人命是没关系的。
走私罪可分为以下三类。
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构成这种走私罪必须有逃避应缴税额。
2.走私特定的货物,比如武器、弹药、核材料、淫秽物品等法律禁止或限制出入境物品,这些犯罪无须有逃避应缴税额的要素,只要违反国家规定,就构成犯罪。
3.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是一种兜底罪,用来填补前两类走私罪之间的空白。比较常见的禁止物品有珍稀植物制品、疫区的肉类、报废车辆等。
小心代购成走私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额较大型,一种是蚂蚁搬家型。
数额较大型走私,只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即可构成犯罪,司法解释将其规定为「偷逃应缴税额在 10 万元以上不满 50 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偷逃应缴税额较大」,各省、市、自治区在 10 万至 50 万区间内根据情况来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偷逃税款达到 50 万就构成犯罪。所以代购也有风险,很有可能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不管代购人是帮一个人还是帮好多人代购,所有的数额会加总计算应缴税额。
比如曾引起民众沸议的空姐代购案。离职空姐李某航多次携带从韩国免税店购买的化妆品入境而未申报,逃税 113 万余元,北京市二中院一审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有期徒刑 11 年,罚金 50 万元。2013 年 5 月,北京高院二审将此案发回重审,后判决李某航有期徒刑 3 年,罚金 4 万元。
还有大量让人心酸的走私案件,比如走私抗癌药品,犯罪分子为自己或亲友从海外购买药品,但却论以走私,不仅药品没收,还要身陷囹圄。多年以前,我有个同学在某地司法机关工作,负责办理海关移送的走私案件,有不少是偷运境外仿制药品的案件,有些还是病患或者家属偷运。依照法律,同学不仅要将这些人的药品没收,甚至还要送他们入罪服刑。面对嫌疑人绝望的表情,他的良心备受煎熬,终于去职。近来我的另外一个朋友也差点铤而走险。当家人罹患重病,他决定去境外购买售价仅国内一半的靶向药品,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