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母,是我们本季节目中最后一组话题。之所以把这个话题放到最后面,是因为弑母这个话题太过沉重。
我去年就分析过北大才子吴谢宇弑母案时曾经说过,这种案件不会停止,果然 2020 年就发上了青岛高三女生弑母案。
弑母案就像是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所有的胸口上,让人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上一期我们分析出来这些妈妈会把孩子拉入「妈宝」的状态,除了亲密关系替代品,还有其他原因嘛?这一期,我将带你继续深入弑母者的犯罪心理。
这些妈妈除了亲密关系上会出问题,他们内心都呈现了自卑、敏感的状态。谢天琴的自卑让她非常自律、保守、洁癖的人,她从不跟老公吵架,尽量保持模范夫妻的形象,夏天她会穿着长衣长裤来传递保守的信号,其实模范夫妻和保守都表在表达同一个信号那就是:根据世俗的标准,我很完美,我不比你们差。
看起来很好的谢天琴,却有洁癖的习惯,老公住院用的所有东西都不能带回家,亲戚朋友也不能到家做客,洁癖可以理解为对其他事务和人的嫌弃,而嫌弃的本质就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谢天琴不仅表达出了我很完美的信号,而且还传递着高高在上的信号,真正自信的人是不需要这么做的。
此外,孩子也是他们平衡自卑心理的工具。他们对孩子的成绩要求都非常高,吴谢宇堪称学霸,他用智商撑起了母亲的期待,瑶瑶并不是那么幸运,张某对她的期待是前三名,除此之外都是考的不好,张某就会觉得瑶瑶又贪玩儿了。张某被杀之前,还因为瑶瑶考了年级十几名把她训哭。吴谢宇和瑶瑶,在妈妈的期待里,他们必须学习好、必须出人头地、必须有出息,这么多必须是谁的必须?我们静下来想一下,其实这些必须也都是他们妈妈的内心幻想出来的必须。这些必须满足了妈妈们的什么内心需求?无非就是平衡他们自卑的心理。
对于这些妈妈来说,孩子既是他们亲密关系需求的替代品,也是他们自卑心理的平衡器。为了实现这些功能,他们严格要求孩子,但凡有一点反抗、不满、挣扎,他们都会用各种方式进行控制,控制的方式包括训斥、打压、情感绑架。比如,瑶瑶想要吃牛肉,张某就从国外采购,瑶瑶想要喝牛奶,张某就从澳洲采购,她把所有的财力都花在了瑶瑶身上,妈妈都做到这个地步了,孩子有什么资格说自己学习不好呢?吴谢宇小时候在家里学习,如果有客人来了,他没有站起来打招呼,就会被妈妈训斥,瑶瑶在吃饭的席间有人敬酒,她没有站起来就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