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分析了高承勇成长的环境中两种极其重要的因素,一个是丧母,一个是竞争,还有什么其他因素也在高承勇的系列杀人过程中发挥作用呢?这一期我将带你继续深入白银系列杀人犯高承勇的犯罪心理。
除了丧母和竞争,高承勇的人生还有另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剥夺。
第一个是情感表达的剥夺。
母亲缺位,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为了平衡生存资源,高承勇的父亲采取严格的家庭管理制度来约束成员之间的冲突,在这种规则之下,高承勇的感情是没人来承接的,情感的表达也处于奢侈和无意义状态,久而久之,他就用压抑来取代表达了。
这个家庭规则我们在他的房树人投射测验也是能够看到的,画中有一个巨大的庙宇一样的建筑,这个庙宇就代表着规则和压抑。这说明他对自己有非常强大的压抑,极有可能来自父亲法律执行一样的教养模式。
情感无法表达意味着爱无法流动,愤怒也无法流动,我们观察到他对妻子的爱几乎看不到痕迹,他在舞厅里的那种爱呈现出来的是挑逗,可以说他并不知道怎么表达才是爱。
愤怒无法表达,就会不断的累积,直到他这个容器承接不下了,直接爆发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几乎对所有的受害者都是虐杀,里面有相当大的成分是泄愤。
另一个是成就感、希望感的剥夺。
成就是高承勇发泄愤怒,缓解阉割焦虑的一种途径,怎么理解呢?这就好比你邻居家的小孩考试成绩比你好,你妈每天都念叨: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听着就会很愤怒,忽然有一天,你考了全校第一,你就成了别人家的小孩,这时候你的愤怒就消失了。
但是高承勇却一直处于成就感和希望感的剥夺状态中。他连续两次高考失利,又考了两次空军失败。你可能觉得,这有什么,继续努力嘛。但是对于出身贫穷农村的高承勇来说,高考可能是他改变命运的最好出路,当兵也可能是他扭转失败局面的唯一机会,屡次失败后,他人生的上行通路便堵死了。
要么出去打工增加收入,要么保持现状一贫如洗,结果,打工也是惨淡收场,那么他也就只能被迫选择贫穷了。所以,他曾经对他的同乡好友说过「我们都是人渣吧?」,这就是内心成就感和希望感破碎的体现。
成就感破碎了,人会有两种表现,一个是攻击自己,一般表现出来是抑郁情绪,另一个是攻击别人,一般表现出来就是躁狂情绪。
希望感破碎了,人就处于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