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系列杀人犯,我们都会先想到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他冷静、嗜血、且聪明。他是我童年的恐惧本源,也开启我对犯罪心理学的好奇之门。直到我开始研究犯罪心理学,才发现,原来现实中的系列杀人案件远比电影要残忍的多,这一期我将带你揭开白银系列杀人案中的心里谜团。
1998 年 7 月 30 日,星期四的下午,白银市一个工厂的宿舍,白银系列杀人案犯罪人高承勇敲开一家房门并溜了进去,他发现这户人家里只有一名八岁的小女孩苗苗在家。晚上六点,苗苗的妈妈回家后发现,家门未锁,桌子上还有一杯水,窗帘被拉上了,瞬间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随后妈妈在衣柜里发现了脸色铁青,已经没有了呼吸的苗苗,她下身赤裸,颈部勒着一根皮带。
20 年后,杀害苗苗的高承勇被警方抓获,在法庭上除了苗苗的妈妈还有其他 10 个家庭的成员代表参加旁听,因为他们也很想知道高承勇为什么也杀了他们的家人。
没错,从 1998 年到 2002 年,高承勇一共杀了 11 名女孩子。
在所有被害女孩中,苗苗虽然是年纪最小的,但她的被害方式并不是最残忍的,其他十名女被害人,几乎每人都被割喉、上衣被推至胸部以上,下身赤裸,身上都有几十处刀伤,有的还被割掉人体组织收藏。
可以说,高承勇的残忍令人发指,也超出一般人的理解。
为什么杀人?为什么杀了这么多人?为什么这么残忍的杀人?为什么 2002 年又忽然停止杀人?
不仅受害人家属不明白,估计高承勇本人也不明白,他就像是一副充满了谜团的画,让我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帮你解析高承勇的犯罪心理。
高承勇为什么杀人?
关于高承勇杀人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因为家庭教育畸形导致他对女性憎恨,有人说因为成长历程中一直受阻所以心生怨恨,还有人说他是精神变态。
其实,任何一个系列杀人犯都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我们在分析一个人的犯罪心理时要综合分析。
但,要想说清楚高承勇为什么杀人,我们不能忽视他杀戮的两个点,一个是起点、一个是终点。
1988 年 5 月 26 日,高承勇 24 岁,下午 5 点多,他潜入白银区一名 25 岁女性的家中,将其杀害,「颈部被切开,上衣被推至双乳之上,下身赤裸,上身共有刀伤 26 处」这是他杀戮的起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