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世纪大空难:特内里费浩劫与白雾里的真相(第1页)

1977 年 3 月 27 日,特内里费岛的洛司罗迪欧机场,583 条性命不幸陨落于此。直到今日,这仍然是人类航空史上死伤最为惨重的空难事故。

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在感到震惊与悲痛的同时,几乎所有人都在问同样的问题:

两名经验丰富的机长,驾驶着两架最先进的客机,为什么会在同一条跑道上相撞?

死了这么多人,谁该来负这个责任?

隐藏在白色浓雾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1977 年 3 月 27 日傍晚,特内里费岛的洛司罗迪欧机场,一阵阵轰隆声从白雾中穿出,没有人知道里面正在发生着什么。

17 时 6 分 30 秒,机场跑道上,两架波音 747 大型客机正迎面驶来——荷兰皇家航空公司 4805 号客机和泛美航空公司 1736 号客机(以下分别简称「荷航 4805」和「泛美 1736」),就像两个失去视力的莽汉,谁也看不见谁,横冲直撞。

6 分 40 秒,在 C4 通道出口附近,泛美 1736 的机长维克多首先注意到了猛冲过来的荷航 4805:一架庞然大物穿雾而出,并加速朝自己冲过来。他大声喊叫示警。

此时它们相距已不过几百米的距离。

躲避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尽力减小损失。维克多·格拉布斯操作飞机急忙左转,全速推进飞机冲向旁边的草皮。尽管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对于波音 747 来说,仍然显得笨拙且迟钝。

凡·赞顿是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明星人物,飞行经验超过 12000 小时,常年担任新晋飞行员的训练官,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甚至将他的照片印在宣传海报的封面上。

面对这种情形,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惊讶。他不得不当机立断,试图让飞机侧翻爬升。他猛地拉起机首,大角度起飞,机尾和跑道剧烈摩擦着,在地面划出一道飞溅的火花,刮下了一条 20 米长的深沟。

这是他眼下唯一可做的事情,的确,他也差一点就成功了。荷航 4805 的机首和前舱,都没有撞上泛美 1736 的机身。但它的爬升显然有些吃力,高度还远远不够完全避开泛美 1736,只要有一小部分的亲密接触,灾难就会随之而来。

维克多·格拉布斯清楚地看到,荷航 4805 的旋转式防撞信号灯在不停闪烁,但他什么也做不了。他只好低下头,简单地祈祷了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