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节 近年研发的 AI 芯片及其背后的产业和创业特点

2010 年前后,「AI 芯片」这个概念最多出现在技术论文中,市场上还闻所未闻。在那时,哪怕是一位专门研究 AI 的专家,也不可能在一些商业化的公司里找到 AI 相关的职位。大约从 2014 年至今,随着市场对 AI 应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AI 芯片不但成为研究的焦点,也成为「淘金」的热点,已经有一些 AI 芯片供应商在这方面颇有建树。

深度学习 AI 芯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2013~2015 年,属于基本检测阶段,探索如何实施网络模型,谷歌 TPU 的基本架构和基本设计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第二个阶段是 2016 年至今,进入了实际应用研究阶段,这段时期的发展尤其针对移动应用和边缘侧应用,追求高性能、低功耗和低成本。所谓的「AI 产业」,也是在这个阶段形成,并正在高速发展之中。

目前主流的 AI 芯片,主要是深度学习加速器,用于云端(数据中心)和边缘侧(智能手机、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物联网等)。在这个领域,英伟达持续占据领先地位,而谷歌、英特尔和微软这 3 家公司也都很强大。这样一种「1+3」的霸主格局,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但是这几家公司的各自地位可能会随着相互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其他一些大公司(如高通、Facebook、亚马逊、特斯拉等)在 AI 芯片上的表现而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AI 芯片初创公司已经大量涌现,它们往往有少数非常优秀的人才、算法及芯片实现技术,但是这些公司很快会被大公司(如上述「1+3」霸主)看中而收编。大部分初创公司还在进行各自的研发工作,有的现在已经可以提供样片。但是,由于现在还缺乏业界广泛认可的测试比较 AI 性能的基准,这些新出现的 AI 芯片还很难评估。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