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节 「1+3」大公司格局(第1页)

处于「1+3」霸主地位的 4 家大公司,指持续领先的英伟达,以及谷歌、英特尔和微软这 3 家追赶的巨头公司。

英伟达

近 10 年来兴起的 AI 热潮,是由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的。而正是有了 GPU 作为硬件基础,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势才能得到展现。英伟达作为 GPU 的最早发明者和最大制造商,在 AI 芯片领域的霸主地位毋庸置疑。虽然英伟达也面临英特尔和高通等公司的竞争,但它仍在市场上领先一大截。

英伟达最早的产品是 GPU,主要用于 PC 视频游戏和 Sega、Xbox 及 PS3 等视频游戏系统。近年来,英伟达开发了被称为「AI 芯片」的新一代 GPU 加速器,如使用台积电 12nm FFN 工艺技术制造的 Tesla V100 加速器,以及问世不久的使用 7nm 工艺制造的 A100。英伟达的目标是将每个新一代 GPU 引擎的应用吞吐量提高 10 倍,中长期目标是使吞吐量比 2017 年的水平提高 100 倍。

英伟达还开发了大带宽接口技术 NVLink,其吞吐量为 300 GB/s。英伟达还基于 CUDA 开发了针对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硬件平台。CUDA 是一个并行计算平台,可以让成千上万个第三方机构为深度学习开发算法,它具有基于 AI 的编程模型,可用于机器学习,并支持 cuDNN 神经网络库。英伟达的深度学习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可以与多种框架替换,包括 TensorFlow、Caffe2、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Theano、Chainer、DL4J、Keras、MatConvNet、Minerva、PaddlePaddle 等。

与 20 世纪 90 年代的微软 Windows 系统相似,NVIDIA GPU Cloud 是各种软件和硬件的互连接口,并支持各种云上的 AI 训练,包括亚马逊弹性云(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Amazon EC2)P3 实例、阿里云、百度云、谷歌云平台、腾讯云、微软 Azure 等,使 AI 环境中的各种新应用变得可行。迄今为止,已有 1200 多家公司开始使用英伟达的推理平台,包括亚马逊、微软、Facebook、谷歌、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科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