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节 摩尔定律仍然继续,还是即将终结(第1页)

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于 1965 年在美国的《电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预测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将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10 年之后,他又修改了一下,变成了晶体管数量每两年翻一番。他的这个预测被后来几十年全球半导体芯片的发展所证实,因此被人们称为摩尔定律。

如果把晶体管数量增加一倍,那就可以以同样的成本把芯片的运算速度提升一倍,这也需要晶体管尺寸大大缩小。对于半导体厂家来说,不管是芯片制造厂家还是芯片设计厂家,摩尔定律为它们指出了一条发展路径。然而,要沿着这样一条路径走下去,半导体厂家(尤其是芯片制造厂家)就必须要有创新。最近十几年来,制造工艺从 40nm、28nm 一直发展到 7nm、5nm 的每个阶段都有比较重大的创新,如应变硅技术、高 k 金属栅技术、3D 结构的 FinFET 等,但是晶体管的性能指标和能耗指标的提升已经有限,不能与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上升曲线相比(见图 15.1)。

图 15.1 半导体芯片的工艺节点与数据处理的关系

图 15.1 半导体芯片的工艺节点与数据处理的关系

另外,在大数据时代,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尤其是那些格式不统一、激烈动态变化,甚至难以判断真伪且含义模糊的非结构化数据(包含多媒体数据)的比例急剧上升。而深度学习、神经形态计算等就是为了处理这些大数据。但是近几年来,以 CMOS 为代表的 MOSFET 工艺已经很难跟上数据爆炸的步伐,在能耗、性能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半导体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发掘和推动新型半导体器件的研发,以掀起一场有颠覆意义的革命,带动新的架构和计算模式,为适应未来 AI 的高效率应用铺路。

现在,半导体芯片里的晶体管数量已经可以达到几百亿个,晶体管线宽尺寸已经微缩到了 5nm,并可以批量生产。现在只剩下台积电和三星这两家公司走到了 5nm,格罗方德半导体止步于 14nm,英特尔采用的 7nm 技术已经比竞争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