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节 讲解:一场灵魂的旅行(第1页)

人这一生中,总有那么几首曲子一经入耳便终生难忘,马思涅的作品《泰伊思冥想曲》便是其中之一,有时候我在想,用什么乐器最容易抒发情感,当闭上眼就让所有音色在心中回旋之后,发现在西洋乐器中无可争议的是小提琴,即便在东方,也是如此。

丝竹声声清入耳,琴弦阵阵沁人心。

丝弦乐器是入心的,所以最能打动人。好听的音乐来自感人的故事,这是一件发生在 1600 年前的事情。

在埃及亚历山大城里,有一个女孩叫泰伊思,爱上了前来拯救他灵魂的修士,在她所在的年代里,那是一个不该爱的人,她在不断挣扎与困惑中渴望心灵的平静。音乐的伟大之处是它可以超越文字、语言,直达情感深处,再加上用最会表达世间情爱的乐器「小提琴」来演绎,便给我们带来了足够的遐想空间。

好听的音乐就像永不凋谢的花,历经百年依旧芬芳。接下来我们借着花香,一起走进马思涅的作品《泰伊思冥想曲》。

音乐导聆边听边讲:

一个发生在公元 4 世纪末埃及亚历山大城里的爱情故事,还能够影响到今天的我们,足以说明有些事情是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

刚才我们听到的曲子叫《沉思》曲,是马思涅的歌剧中的一段,它是描写黛依思忏悔的过程,一共有 3 个部分组成,极富有叙事性,先是主人公在祈祷前安静下来,而后是在回忆中痛苦地纠结

第三段是在自我救赎中归于平静。

曲子虽然在技巧上绝不是帕格尼尼那种魔性的速度,或惊人的爆发力,但确是另一个极端,是在旋律大起大落中还要表现得宁静祥和。在第一段中小提琴跨越了 2 个八度,可谓是跌宕起伏,但演奏者要有超强的控制力,在慢速中平稳地、虔诚地,演绎出来。

各位注意一下,旋律大起大落却在不动声色中完成,是一种从容的态度,作曲家标在乐谱上面的是「虔诚地」。

一个好作品,会让你不自觉地跟随,就拿我们刚才说到的,从高处落下的旋律,它一波三折,让我们感觉对于旋律的处理,如同安抚人心一般。

现在旋律在攀升,这是 A 段最高音#F「从小提琴 GDAE,(E 弦)最细那根弦的制高点#F」它要经过一系列的转折到这里,落差很大。

虽然是个难题,但就是由于有落差,也给创作者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咱们单独听一下回落部分:

第一个转折,第二个转折……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