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小节只是在酝酿,就好像一个人在用呼吸调整自己有可能抑制不住的冲动,因为他将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但在讲述之前,必须要安抚自己。
他将讲诉是一件什么事?那是一首不轻易道出的灵魂之歌。如此轻柔的呼喊,想必是和爱有关,这是舒伯特的《小夜曲》,是他天鹅之歌专辑中最优美的作品之一。
相传天鹅在临终之前会唱出动人的歌声。这个作品集也是舒伯特的绝笔,每次聆听时候,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一个一个的音符,在绽放的瞬间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时候美的东西是短暂的,也是无以言表的。总听人说「从来没有一位作曲家,能够探索到人类的悲痛,会像舒伯特那样达到如此感人的地步。」
接下来我们一同走进作品深处,看一看是谁在拨动琴弦,听听月光下那一曲动人的天鹅之歌。
这首小夜曲几乎是舒伯特标签了,刚才我们说起的《天鹅之歌》声乐套曲专辑,是舒伯特为海涅、雷尔斯塔波等诗人们的作品所谱写的曲。既然是诗歌,就一定有不一样的意境。就拿前奏来说,虽然只有 4 小节,但它的功能性却很强。前奏在模仿弹拨类乐器的演奏,比如吉他、鲁特琴。因为这类弹拨乐器的分解和弦就是这样弹奏的。由于在模仿这类乐器,便建立起了一种诉说环境。
试想一下:什么人会拿吉他在月光下歌唱?我想只有情人间才会这样做,因此音乐暗示了人物,也暗示了一种调性(氛围),这个「调性」不是音乐的调性,而是情感的调性。
我们再深入一点,前奏除了有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功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引出主题旋律。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伴奏是波动的。这个律动是取材于主题旋律的第一句。所以歌者进入时,我们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他唱到:我的歌声穿过黑夜,轻轻地向你诉说着钟情。
之所以听起来这首曲子有点伤感,不只是因为它是小调的缘故,还有一个原因是,不管乐曲如何地扬起,都以叹息式落下。
歌词:
在那幽静的小树林里,
爱人,我等着你。
大家可以注意,钢琴每次的回复,都好像是女孩的回应。现在歌曲到了第三句。
歌词:
皎洁的月光,
照耀着大地,
树梢在耳语。
然后重复。各位注意第四句的收尾,一个轻轻的扬起,曲调随着歌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