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我都认为,音乐家们从事的工作,一定是高高在上的,甚至不可一视。但是后来发现有时候他们一脸严肃,很有可能是脑子里在琢磨一些奇奇怪怪的旋律。当你走近他们你会发现,用单纯、可爱、顽皮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
各位猜猜,这首曲子在描写什么?剧透一下,这是一个小动物,离我们很近很有可能你家里就有,平时经常懒洋洋的地伸伸腰还会娇声娇气的叫两声………
提起古典音乐我们总觉得那是 12345 百年前的事情,事实上现代的音乐家未必不如从前,毕竟是站在莫扎特、贝多芬这样巨人的肩膀上去学习,所以我们转变一下观念。近 1 百年来也有十分优秀的作曲家。刚才我们听到是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的作品《小猫圆舞曲》,结尾的时候竟然还有被狗追的场面。
这个作品都是源于他自家的一只小猫带给他的灵感,他竟然把猫的舞步用音乐传达了出来……
这个地方用弦乐最合适,弓弦乐器有韧性。虽然慢奏,但是却能感觉到弹性。让人感觉就像是在宴会上跳着华尔兹的淑女。只是寥寥几笔就把神情表达了出来,我记得前面有肖邦的小猫圆舞曲,先来回顾一下……
肖邦小猫圆舞曲
发现没有,和肖邦这么活泼的小猫比起来,安德森描写的更像是猫的神态。另外,《彼得与狼》里面的那支想吃小鸟的小猫,用的是一支黑管……描写的是一只想要爬到树上欺负小鸟的淘气猫。
彼得与狼黑管小猫主题
看来不止安德森一人,历史上有太多音乐家都对动物题材感兴趣。
刚才我们听过黑管、钢琴、小提琴对小动物的描写,其实无所谓哪件乐器,只要创作者有足够的想象力,每个乐器都可以表现与它气质相仿的事物。
其实现代作曲家的创作水平不输于古人,这并不是凭空说说。音乐的技法是个相对固定的学问,对于音乐家来说,技术从来不是困扰自己的问题。灵感与思想才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现代作品的写法相比从前灵活了很多,比如音乐的自由度,不再是有板有眼的速度了。
刚才我们听到那猫星人的华尔兹里,各位注意到了没有,指挥根据现场情况是那么舒服的处理着音乐各个片段的连接。
安德森《跳华尔兹的猫》
那个喵的叫声和后面的连接,虽然不规则却像量身定制。这是一种在只有在这个时代才有的娱乐感,这样的作品在一百年前是写不出来的。
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