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这个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面,而且大多是与真实背离的那面。古怪、诙谐、玩世不恭、多一个音符也不愿意写的法国作曲家萨蒂想必很有趣。在这里我提供些碎片式的思想素材,至于拼成什么样,要看看再说。

说起萨蒂,可以先从看似不相关的故事说起:一个被忧郁的情绪困扰了好久的人去看医生。他说:大夫啊,你能不能有办法让我开心一些呢?我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会很伤心!
医生说:那有什么难的,你去马戏团看一场小丑的表演,保证你开怀大笑。但是听后,这个人却低下了头,轻轻说了一句:「我就是那个」马戏团的小丑。卓别林、罗宾·威廉姆斯、憨豆、金凯瑞,甚至我的最爱周星驰,喜剧的内核往往都有悲剧色彩,孤独,封闭、寂寞。他们在逗乐你的同时其实是演了一场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好像和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平行的,但怎么会呢!在音乐世界里,同样遵循着某种看不到的规律。一个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人,往往单纯得不得了,贝多芬、莫扎特都是如此。而一首简约主义音乐作品的背后,很可能是作者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而为。他会在纷乱的思绪中,抽丝剥茧,呈现出来的音符,颗颗珍贵。
简约音乐作为实验音乐中的一种音乐风格,这个名词是由简约主义(或极简主义)衍生而来,最早被用在形容一种视觉设计之风格中。这个派别的特色是音乐不具功能调性,强调和谐的和弦。其中乐句、音乐「动机」会不断重复。
一个古怪的「音乐大叔」萨蒂的「吉诺佩蒂 1 号」(Gymnopédies 音译)也称为「裸体歌舞」,很奇怪的名字。有记载称,萨蒂是受了古希腊人跳裸体之舞的情景所启发,而崇尚古人赤裸的淳朴。好吧,我承认对于作曲家来说,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创作,但从这个名字上看,这位双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