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节 《浴血罗宵》:不畏艰难险阻,是红军队伍刻在骨子里的使命(第1页)

同学们都知道,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内部涌现出了很多抗战名将和他们领导的军队。

比如叶挺将军领导的红四军,林彪将军领导的八路军第 115 师、粟裕[sùyù]将军领导的新四军第 1 师等等,这些部队都为我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大家也知道,革命的成功并不是某一支军队所贡献的力量,除了这些赫赫有名的军队之外,还有很多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同样为抗战事业做出贡献的军队。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样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军队---罗宵纵队,为配合中央红军向北发展的需要,在行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介绍这支军队的故事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萧克,湖南嘉禾人,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和军事教育家。

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军连长、师长和军长,建国后,任军委军训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和军事学院院长等。

主要作品有《中华文化通志》《萧克诗稿》《朱毛红军侧记》和《萧克回忆录》等。

而这本《浴血罗宵》,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才顺利出版。1937 年,作者在甘肃镇原的红三十一军军部,一路上看到黄土高原,想到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于是决定记录些东西下来,鼓舞人们的斗志,同时也激励后代创造美好的未来。

接下来,老师会分为三个部分,为你介绍书中的精华内容。

第一部分:罗宵纵队一路北上,打国军、斗土豪。

第二部分:改变行军方向,敌人大包围计划落空。

第三部分:敌军内部一团散沙,罗宵纵队得天时地利人和赢得胜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罗宵纵队的故事吧!

[图片]

一、罗宵纵队接到上级命令,配合中央红军向北发展

先说说第一部分:罗宵纵队一路北上,打国军、斗土豪。

赣江中游以西百十里处有个大村镇,一天晚上,一支路过的红军游击队驻扎在了这里。

这支部队叫做罗宵纵队,大约有几千人,纵队政委杜崇惠这几天接到上级电报,电报显示中央红军要向北发展,要求罗宵纵队配合中央红军。

罗宵纵队立即向北出发,路上遇见了一队送亲的人群,士兵们边走边开着娶媳妇的玩笑,这时西方突然响起了枪声,头顶上飞过了一架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