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讲过许多革命故事,但那些故事呢,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在革命胜利之后写的。所以我们看来,那些故事的主角往往充满信心,又勇敢又聪明,面对凶恶的敌人高招频出。
而那些敌人呢,经常被打得抱头鼠窜,丑态百出,如同如来佛手中的孙猴子,总跳不出我们的手掌心。
但这又引出了一个问题:历史上的敌人,真的有那么容易打败吗?真实的历史人物,会像我们许多主角一样,神勇而智慧吗?答案是否定的。
真正的革命战争,其实有很多不确定性,这里面不仅有充满智慧的胜利,也有遗憾的失败、残酷的牺牲,不少仁人志士在里面献出生命。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尤其伟大。那些英雄先烈,在敌人强大的火力和凶残地追击下,仍然奋起反抗,坚持斗争,取得最终胜利,
那么也许你会问了:有没有哪一本书,比较接近真实的历史呢?当然有啦,今天,我们就要说一本书,它不仅接近真实的革命战争,而且就诞生于革命年代。那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外有日本、英国这些帝国主义侵略;内有军阀横行,百姓民不聊生。
于是便诞生了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书,它的名字叫《火线上的孩子们》,书中的故事充分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更展现了一群少年在压迫之下,反抗斗争的骨气和决心。
这本书的作者是陈伯吹老先生,他出生于 1906 年,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被称为「东方安徒生」。在他小时候,一念完小学,就因为贫困辍学了。他只能到别人的店里去当学徒,一边赚钱,后来才进入一所师范学校学习。
从学校毕业后,陈伯吹成了一名小学老师,在业余时间开始写童话,渐渐写出许多童话作品。当时中国发生「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开始侵略中国,愤怒的陈伯吹写下了许多「革命童话」,用来宣传革命,鼓励人们斗争,《火线上的孩子们》就是其中很出名的一部。
这本书以巧妙的构思,和真实的战斗场景,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年代的真实场景。通过这本书,我们能真正感受到那个热血激昂,却又充满遗憾和牺牲的年代。
下面,我将分为三个部分,为你讲述书中的故事。
第一部分:一群十几岁的少年,如何挺身而出,组成先锋队挺进火线。
第二部分:在前线城破之际,先锋队及时赶到,将如何与帝国主义展开拼杀。
第三部分:勇敢的先锋队员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