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云华,燕翅飞斜,春意凉泻。
杀气满贯长街,雨楼沐肃,杨絮飘跌。
醉里眸盈残月,难顾泪凝睫。
山河阔,无处容我,怅然怔怔仰星榭。
无情可算真豪杰,伤心时怒沸英雄血。
亮剑霜拓九野,八荒内外刃鸣彻。
扳鞍极目,霞彤天际惫满心窝。
豪情萧洗咽喉噎,一笑与风别。
一章 天下
天辽地阔,无限江山。
自百丈高空向下俯瞰,绵延的山岭之中,会有一道细细的灰线,自永平府跨越滦河,拐过两道弯,向西直去数百里,绕万全都司,直通向大同府。
这便是天下闻名的万里长城。
后晋时,石敬塘自立称帝,割燕云十六州给大辽。
国土沦丧,长城亦随之划入了外族的版图。
由于曾有着它的隔挡,多少契丹武士沥血墙下,埋骨青山,中原人心目中的英雄之墙,亦是辽人眼中的血泪之墙,辽人能给予它的待遇,亦只能是拆损和破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朝积弱,蒙古猖獗,大好国土竟也如那东流逝水,一去不返。
长城无泪,四百余年來,它一直静静地等待,观望。
可是它沒有等到。
元朝时候,它就已经全面倒塌殆尽,只留下一点点断壁残垣,有如一道血痂,陈旧,而又血色鲜红地横在国人的心上。
终于,大明建国。
朱元璋下令,命徐达重建长城。
东起山海关,西至黄河岸,西北防鞑靼,东北拒朵颜。
九州泣血,炎黄堕泪:故土啊!你又回來了。
后朱元璋死,建文帝登基,听信馋言,下令削藩,一时天下惶惶,乱事频起,燕王朱棣不忍看祖宗基业毁于一旦,愤起靖难成功,于建文四年大祀天地于南郊,颁即位诏,继皇帝位,以次年为永乐元年,并下令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四年,诏匠人十万,劳工百万,修宫建城,历时十二年而成,是为北京。
它的位置,几乎是在北部国疆线上,紧贴长城,敌人侵略而來,必将直达都城之下。
都城破,则国亡。
定都于此,昭示了永乐大帝不愿苟于安乐,誓与外族周旋到底的雄心和决心。
时光流转,百余年过去,皇位已传到嘉靖帝的头上。
于他來说,征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