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节 《巨蟒与圣杯》:笑声与叛逆,从不被时间束缚(第1页)

亚瑟王最早出现在不列颠民间史诗中,传说他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大不列颠群岛,因而受到人民的尊敬与爱戴。中世纪的法国作家们又创作衍生出了他带领骑士寻找圣杯的历险故事。自那时起,每一个年代的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传奇。

迪斯尼在 1963 年就根据英国小说家特伦斯·韩伯瑞·怀特(Terence Hanbury White)的经典四部曲《永恒之王》(The Once And Future King)出品了《石中剑》,让许多人在童年时期第一次听说了亚瑟王。同样受到欢迎的还有 2008 年 BBC 制作的电视剧《梅林传奇》(Merlin)。最近,查理·汉纳姆也刚在《亚瑟王:斗兽争霸》(King Authur:Legend of the Sword)中再度诠释亚瑟王,与裘德洛扮演的叔父提庚一决高下。

这些作品都有着相对明确的观众群体,迪斯尼的《石中剑》面向小朋友,《梅林》的目标受众是青少年,而 1975 年横空出世的《巨蟒与圣杯》(Monty Python and Holy Grail)则大概根本没考虑过这回事。

《巨蟒与圣杯》作为由六个英国高材生组成的搞笑团体「巨蟒」 (Monty Python 或称 The Pythons)的第一部长片,发挥了他们一贯大胆奇幻的想象力,充分彰显了他们过人的喜剧天赋。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在他们的镜头里,成为了一首充满荒诞、反讽与爆笑的狂骚曲。他们是靠作品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观众。《巨蟒与圣杯》的奇妙在于荒诞得全无道理,却又让你深深为之着迷。

影人说剧情

公元 932 年,亚瑟王带着一名仆人,四处寻找圆桌骑士。在终于集结了智慧骑士彼德维热、勇敢骑士兰斯洛特、相对胆小一点的骑士罗宾和圣洁骑士加拉哈德之后,在上帝的指引下,他们从卡梅洛特(Camelot)城堡出发,一同寻找圣杯。在这途中,他们遭遇了一系列惊奇、搞笑、荒唐的意外。

巨蟒:「喜剧界的披头士」

「巨蟒」被称为「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