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节 《坏中尉》:超短周期、极低成本的新黑色电影解析(第1页)

「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 ——《圣经》(诗篇 51:1-3,10)

古希腊神话里,神与凡人之子被称作「hero」,指智勇过人、气概超群的英雄。古典叙事的文艺作品中,「hero」亦为男主角,读者观众对于带领征战一方世界的领袖形象寄予厚望。不过随着文明思潮的现代化,围绕充满人格缺陷乃至劣迹斑斑的反英雄(anti-hero)展开的作品也因其对人性复杂暧昧的呈现而逐渐在影史占据一席之地。典型例子如美国 40 年代兴起的黑色电影(Film Noir),侦探或警察主人公就大多为反英雄,他们冷漠独行于灯红酒绿、窄街暗巷中,游走在道德和欲望、法律和犯罪的灰色边缘。黑色风格渐趋僵化之时,美国 60-70 年代的新好莱坞运动为之注入了新鲜血液。60 年代以后具有黑色风格的影片,即被称为新黑色电影(Neo Film Noir)。

这段自白为结尾处警察在教堂中的顿悟做了很好铺垫,他虽然一直为非作歹,却铭记教徒身份。

这段自白为结尾处警察在教堂中的顿悟做了很好铺垫,他虽然一直为非作歹,却铭记教徒身份。

被誉为「街头社会学家」的马丁·斯科塞斯此时期的《穷街陋巷》(Mean Streets,1973)和《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1976)都深具空虚迷惘的黑色风格,参演两片的哈维·凯特尔在其导筒下展露才华,却大多作为配角穿线。在 1992 年与阿贝尔·费拉拉(与马丁同为意大利裔)合作的《坏中尉》(Bad Lieutenant)里,凯特尔得以作为男主角尽情释放演技。在这部争议极大的邪典新黑色电影中,饰演瘾君子恶警(hero in heroin)的凯特尔奉献了直击灵魂的精湛表演,完美呈现出现代社会里堕落警官寻找心灵出路的过程(3R 路径:Rebellion 反叛,Ruin 毁灭,Redem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