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之前在急诊科值班遇到的病例,真的让人不寒而栗。
刚上班,120 车就拉回一个急性腹痛的女人,32 岁。
病人给我第一印象就是脸色苍白,额头出汗,肯定有大问题。
我不敢丝毫懈怠,直接让进了抢救室。
陪同一起来的是病人的老公。
他心急如焚,告诉我说病人刚刚发生剧烈腹痛,还有呕吐,问我是不是很严重。
我示意他先别着急。
出车的医生告诉我,现场给病人量了血压、血糖都是正常的,腹痛原因不明,但病人很难受,所以先给拉了回来。
几个手脚麻利的护士已经围过去,帮忙给病人接了心电监护,生命体征陆续出来。
血压偏低了,只有 90/50mmHg。
这不是好事情,我心里那根弦开始绷起来了。
病人丈夫告诉我,刚吃了晚饭,一起散散步,没想到就腹痛了,并且逐步加重,痛到直不起腰。
还呕吐,晚饭吃的东西全吐出来了。
我问他有没有进食了什么特殊的食物,平时很少接触的。
我首先怀疑会不会是肠胃炎或者食物中毒等。
但他回答说没有,都是普通的家常饭,自己做的。
此时病人还是清醒的,但腹痛得弓着腰,像一条虾一样侧躺着,不停地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她估计都不能清晰思考了,没办法回答我的问题,只能快速跟家属了解情况了。
我跟规培医生说,患者血压这么低,必须要尽快把血压弄上来了。
不管什么原因,低血压都可能会是致命的。
「你看,患者现在脸色都是白的,可能贫血。如果是慢性贫血那还好,但如果是急性贫血,那意味着什么?」
我问身旁的规培医生。
「可能有大出血!」规培医生迅速反应过来。
心电图迅速拉了,没明显异常。
我让护士给她多打上一个留置针。
直觉告诉我,一个留置针补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打上第二个针。
甚至还要打个深静脉,才能更快更猛地补液。
为什么要这么快这么猛地补液?
普通留置针是打在人体手臂上的表浅小静脉,应付一般的补液也就够了。
但如果患者有休克,需要大量快速补液,那就必须有两个部位以上的静脉能够同时补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