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书生,玉树临风,才高八斗,年纪轻轻就名声在外。
只可惜与太监之女定了婚。
定婚那年,其实书生只有两岁,后来这个太监死了,人们不敢招惹当权的宦官,却能对他指指点点。
于是书生的少年时期,偶尔会听到讥讽,说他家贪恋权势。
这些嘲讽传到未婚妻耳中,姑娘便总怕自己会被赶走。
书生笑,说我们一起长大,你还不知我的为人,该罚。
姑娘就吐吐舌头,娇俏一笑。
某个桃花如雨落的日子,书生大婚,无视那些非议,仍旧娶了亡故太监的义女。
而且终其一生,未曾再娶纳妾。
随着书生才名渐高,讥讽声也慢慢消散,毕竟天下大乱,书生去哪都是座上宾,而且奉书生为座上宾的人,都是天下俊杰。
比如袁绍。
那年袁绍听说书生来到附近,当即大宴,席间推杯换盏,把洛阳黑社会大哥大跟世家贵公子这两种身份气质合二为一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
书生笑着举酒,就此跟在袁绍帐下,却不发一言,不提什么建设性意见。
朋友问他,说这是干嘛呢,袁绍这人有家世有勇气不假,但也没多少耐性,你再这么端着,恐怕就要受他冷眼了。
书生只是笑,他说这世道,不惟君则臣,臣亦则君,我还要仔细看看。
朋友张了张嘴,想说这还看个屁啊,到时候袁绍真不行了,你再改旗易帜不也是基本操作?
念及书生一直以来的人品,朋友忽然悟了。
朋友说,你该不会想忠臣不事二主吧?
书生点点头。
朋友叹气,说这当然是好的,只不过汉室蒙尘,四方诸侯多有异心,又有民变四起,无论你投身哪位诸侯,难免会遭遇兵灾,一旦他兵败身亡,你也要跟着死吗?
书生又笑起来,他望着朋友道:「既然有我在,他又怎么会兵败身亡呢?」
朋友倒吸一口凉气,惹不起惹不起。
那个乱世,大风卷水,林木为摧,大道日丧,卑鄙者与英雄并起中原,书生在袁绍帐下亲眼见证了英雄与碌碌者分道扬镳。
书生在袁绍那会儿,正赶上诸侯联军共伐董卓,袁绍当选盟主。
袁绍当了盟主,却不出兵,书生见到一个身不满七尺,却心雄万夫的人匆匆跑来,要找袁绍理论,袁绍也很认真地跟他理论。
袁绍说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