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节 《菜根谭》:一部为人处世的语录集(第1页)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国学经典作品——《菜根谭》。

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的」。这句话可以形容某些大器晚成的杰出人才,同样,也可以用来形容一本好书。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哪怕刚被写出来时无人问津,终于也会有一天,让大众重新认识到它的精彩与价值。

这本《菜根谭》,就是这样的「金子」。书名取自宋儒汪革语——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本书是明朝末年时期的作品,几百年来,一直都没有受到大众广泛的关注。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外突然兴起了一股《菜根谭》热,尤其是在日本,很多企业还从这本书中寻找管理学的知识与方法,也算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最终,大家对这本书的关注随着海外的这股热潮回到了国内。

那么,这本书到底好在哪儿呢?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来看看它的作者。《菜根谭》的作者是明代文人洪应明。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朝的嘉靖万历年间,是当时有名的思想家与学者。早年,和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学子一样,洪应明也想通过科举考试求个一官半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但是在官场浮沉若干年后,他处处碰壁,最终还是选择归隐山林,著书立说,修仙求道。这也让他对于儒道释三家思想都大有研究。

不过,洪应明的伟大在于,虽然人生并不如意、颇多坎坷,但是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从不放弃或者降低对自己品格与操守的要求。用现在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归来半生,仍是少年」。他的个人价值观,也体现在这本《菜根谭》之中。我们生活在如今这个充满诱惑、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里,多看看这样的书,能起到督促自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会更加明白,哪些事情属于一时之利,不可心急而为之,否则就会后患无穷。

从内容上看,《菜根谭》写得很「接地气」。这本书基本上都由一些简洁有力的短句组成,非常好理解。它不谈大道理,而是把传统的道德规范融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去。它会告诉你:怎么选择朋友、怎么与身边的人相处、怎么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又怎么看待功名利禄等等。无论你正处于人生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你是想成就一番事业还是过上安安稳稳的小日子,你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当然,这本书也并非十全十美。有些学者就认为,书里把世界看得太冷漠,还有不少消极阴暗的观点。关于这一部分,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