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节 《我把活着欢喜过了》:热爱生活所给予的一切得失(第1页)

今天为您解读的书是《我把活着欢喜过了》,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有 27 万字,我会用大约 20 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这本书的核心内容:生活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所给予的一切得失。

关于人生要过得平淡还是轰轰烈烈这个议题,好像经常被人拿到台面上去谈论,有的人认为平淡才是生活的主旋律,为什么一定要轰轰烈烈呢?你看自然界里,每一个存在的小生命,从他们破壳而出到茁壮成长,再到最后生命的离去形成了完整的一个生命的轮回,这就是平淡的,平平淡淡才是真,也是他们的生活。也有人持相反意见,认为人生就像一瓶酒,总归要五味都体验到了才算好。

但在梁实秋眼中看来,生活就是从喝茶散步到读书写字,在他这里,没有轰轰烈烈与平淡的边界,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脚踏实地,没有生之无聊,死时激烈的大悲大喜,只有生活不断透出的欢喜和平实,并氤氲出一缕温暖的情味。最终著成了这本书《我把活着欢喜过了》。在这里,梁实秋从最简单的衣食住行开始,大到回忆过往经历,笑谈世间百态,于嬉笑怒骂间反映出了梁实秋的心态,「也许生活不曾取悦我们,但我们可以创造一种生活,并把它过成诗的样子。」

梁实秋的这本《我把活着欢喜过了》收录了梁实秋 44 篇经典的散文,在文字朴实中又蕴含幽默。有趣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人。梁实秋的幽默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他对生活有着极其细微的观察力,他的文章多是段子式的调侃,却也正是他对生活细致入微观察后的真知灼见。正如梁实秋所说,「我的生活也许不曾取悦我,所以我创造了一种生活」。大致体现了梁公的人生观。扎根于生活,从生活日常中吮吸到简单和平淡,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杂质」都剔除干净,留下的就是生活本真的意味。就像冰心先生评价的那样:「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者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说起梁实秋,这个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还有翻译家,是中国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他的一生都为翻译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为《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此外,梁公还好写散文,在他们那个年代,梁实秋、林语堂、老师三人被公认为三个文风幽默的作家,梁实秋的幽默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