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节 《文心》:写作,为了让生活更充实(第1页)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文心》,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 18 万字,我会用 24 分钟为你讲解书中精髓:人人都应该学会写作,就像会吃饭睡觉一样。

社会从未像现在这样给过写作者如此厚爱:一个文笔较好、笔耕不辍的写作者,能够凭借写作,获得高于绝大多数普通上班族的收入,更别提那些动辄拥有数十万乃至百万读者的大 V 了。

于是,各类写作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写作大军,期待有朝一日能够靠写作实现财务自由。然而,现实永远遵循「二八定律」:能够靠写作赚钱的永远只是 20% 的人,甚至更少,绝大多数人都只是陪跑了一小段后,回归到原来的日子,甚至干脆一个字都不写了。因为见写作不能带来物质上的利益,便不写作,其实是对写作有很大的误解。写作,不是挣钱的工具,而是我们对每一天的交代。所谓雁过留痕,过完一天,如果不记录些什么,日子一长,便什么都忘了,那这一天也就白过了。

写作,不是为了成为有影响力的作家,而是为了让生活更充实。然而,写作又不同于日记,想到哪里写哪里,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章法,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文字。如果你想写作,又不知从何处下手,那么你最好读读这本八十多年前出版,至今仍然被很多写作者奉为「阅读和写作圣经」的启蒙书——《文心》。

《文心》写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由叶圣陶、夏丏尊两位语文学家合力而作。对于叶圣陶先生,我们都不陌生,他写的第一部童话故事《稻草人》,很多人都读过;与叶老一样,夏丏尊先生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之中,曾创办了《中学生》杂志,被几代中学生视作良师益友,在文化界、教育界和出版界有口皆碑。同为语文老师的他们,深感中学语文教学有不少问题,便商量写一本专讲读和写的书。俩人轮流执笔,每月写两节,花了一年半的功夫按计划写完,并出版单行本。该书自出版后,再版多次,许多失学青年把它看作不在面前的老师,足以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文心》这本书用故事的体裁来写国文知识,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的书,也是中学教师的书。与那些干巴巴地讲理论的书不同,全书将读书和写作的方法与心得穿插在各类教学和生活场景中,大大增加了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评价它「把关于国文的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体的事情融成了一片」;朱自清先生则评价其「将读法和作法打成一片,而又能近取譬(能自身打比方),切实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