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解读的是《道可道》,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 15 万字,我会用 20 分钟时间为你讲解书中精髓:老子的生平和著作,以及他提倡的辩证法思想和「回归婴儿」的思想在修身和治国方面的应用。
如果我们看到一只老虎在追捕一只小羊,而我们手持武器,足以对付这只老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按照孔子的标准,即使我们知道老虎吃羊是自然规律,但还是应该将这只老虎吓跑,把小羊救下来,这才是君子所为。但老子对此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赞成「无为」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干涉自然规律,应该听之任之,任凭老虎把羊吃了。这听起来很荒谬,但却自有其合理性。在这本书里,作者对《老子》做出了一些系统的介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老子的思想。
本书对比了现存多种《老子》版本,力求呈现出作品最真实的样子,以此勘破神秘主义的面纱、打破人们的盲目崇拜。作者拿古今中外的例子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以旁观者的角度,让大家对老子有更全面、更深度、更立体的认识。
本书作者熊逸,博览群书,善于思辨。他的作品集专业功力与通俗笔法于一身,可以帮助读者培养兴趣、开拓思路。罗振宇曾对他有过一句高度的评价:「中国读书人,一辈子难免会迷一段儿传统文化。这个很正常。但也有难题。有人进入就跪下了,出不来了。有人逛一圈走了,太难,算了。我们都需要一个向导。在他的带领下——进得去出得来;出来后有收获;不盲从敢批判。目前,我眼里这个最好的向导就是熊逸。」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神秘的老子和他的著作。
第二个重点是,《老子》版本的取舍受到中国实用主义的影响。
第三个重点是,《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
第四个重点是,《老子》中提倡的「回归婴儿」的思想。
1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神秘的老子和他的著作。
虽然老子在中国是一个老少皆知的人物,但其实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他具体生活在哪个时代,是一个怎样的人。在罗根泽先生主编的《古史编》一书里,单单考据老子所在年代的文章就有三十多万字了。
不仅我们不知道,就连距老子时代很近的司马迁对此也是一头雾水。《史记》里记录了老子的生平,司马迁仿佛是让读者解谜一般,给出了三个版本的老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