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引子(第1页)

1925 年 3 月 12 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这位自晚清以来始终在寻找中国革命方向的伟人,永远闭上了自己的双眼。

国民党迅速地陷入了混乱之中。

国民党内部的左右之争,在孙中山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非常之激烈了。

孙中山接受了苏联援助之后提出了「联俄联共」的口号,又效仿苏联模式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建设列宁式政党,而彼时还很幼小的中国共产党则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以个人身份加入到了国民党中。

很自然地,这个新的组织内部,产生了两大冲突:

一个,是理念的冲突——要知道,英特纳雄耐尔,在当时属于最新潮的玩法之一,你孙中山接受了这个理念,不代表党内其他人都能接受。

而另一个,则是更加激烈的权力冲突——共产党人进来不是充门面的,那是要开展实际工作的啊!

跟国民党比起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在人数上居于明显地弱势地位,然而在工作效率和革命热情上,共产党人却远超同同侪。

因此在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候,共产党人竟然在中央执行委员会里占到了 1/4 的名额,而此时把所有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和共青团人都划拉到一起,其人数也不到国民党登记在册人数的 1/50。

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以国民党总理身份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开幕式

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以国民党总理身份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开幕式

朝气蓬勃的中国共产党人很快出任了国民党内部的一些重要职务。

许多国民党元老一下子就破防了。

——啥玩意啊?你谁啊?凭啥啊?

要知道,到了 1924 年还肯跟着孙中山一起闹革命的老国民党,那真的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许多人在晚清的时候参加过辛亥革命,跟黄兴一起扛过枪,跟宋教仁一起开过会,跟袁大头一起对过线,结果这次一大召开,自己反而没落着什么实权!一群共产党的小年轻都后来居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