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年,正在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激烈交换意见的以色列军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跟他们对线的埃及军队中,有一个青年军官经常穿越火线跑到自己这边来,不过他既不是为了投诚,也不是为了谈判,他只有一个很朴实的目的——聊天。
古话说得好,两军交战,不斩过来聊天的埃及军官。
对于这个军官的需求,犹太人也没有拒绝,他们发现这个军官跟他们聊的只有一个话题——你们在巴勒斯坦,是怎么把英国人赶走的?
以色列人知道,大英在埃及一直是太上皇的地位,这位军官想必是非常讨厌英国人。所以犹太军官们跟这个人讲了不少赶走大英的小妙招,包括但不限于《我的父亲美利坚》《我与慈父的二三事》等等。
当时的以色列人,没人拿这个埃及军官当回事。但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多年以后,他们会永远地记住这个人的名字,他叫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
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图源:wikipedia
埃及,地球文明曾经的扛把子,秦始皇出生前的两千多年,埃及就修成了第一个金字塔。
但是,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
从公元前 11 世纪开始,埃及就成了亚欧强权的打卡点。
什么亚述波斯巴比伦,东西罗马马其顿,但凡有点实力的政权都会来埃及发展业务。
公元 1882 年,大英征服了埃及,从此开始了数十年的殖民统治。
1922 年,由于埃及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英国被迫在名义上承认了埃及独立,转而扶持一个君主立宪的傀儡政权。
第一次中东战争时,埃及正处于法鲁克王朝的统治下。
那么,如何形容这个法鲁克王朝呢?
一句话总结就是——大清朝跟它一比,都算是个进步政权!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埃及的社会不说是繁荣稳定吧,至少也可以说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