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下飞机的悬梯,迎面而来的是大西洋扑面而来腥咸的海风。在异乡他国的土地海洋里,我将度过漫长的人生不再回返的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位于非洲大陆沿海散布着众多贫穷的国度,在中国用大米粮食食物换回来的是沿海打渔的作业权。在中国大陆沿海渔业日益枯竭的前提下,非洲的海洋渔业资源成了抢手货。非洲靠近赤道。优良无污染的水质,一年四季居高不下的气温,给海洋中的鱼类提供着丰富的生存空间。非洲居民大都信奉教义,对没有鱼鳞的鱼类是不敢尝食的,所以,带鱼对虾之类的海产繁殖快、消灭少。中国渔民的前往,也算是替天行道。为非洲哥们解决了鱼类生存难题。
由于是刚刚开发非洲渔场,面临着太多的困难。语言上的沟通的困难虽然不小,但是习俗的困难更大。同样贫穷落后的非洲大陆有着太多的弊端,基本上从奴隶社会一下子跨越到现在的资本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罢的现代社会。非洲哥们还不太适应。刚刚进入非洲的大陆,面对着比锅底还黑的非洲土著,和散发着狐臭味道的阿米勾,的确是难以适应。
“阿米勾”是法语朋友的意思。由于非洲几百年来一直是遭受着侵略和殖民统治。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当地土著语、混杂在一起,我们中国人去了之后,“你好,你吃饭了吗,朋友,老黑”这几个词语也成为了非洲太多国家的新名词。出了国,才知道世界是如此之大,又是如此的渺小。高科技的现代通讯、通行,已经缩短了地球上任何一个点于点的距离。渔船航行一个多月,飞机只要十几个小时。
海都是一样的海,但是酷热却难当,四十多度以上的高温,让铁板在烈日下变得滚烫。身上流下的汗水已经不是一滴一滴的了,流淌下来的就是水流。眉毛眼睛被汗水、被烈日、被盐分、盐浸烘烤。一年四季都是如此的辛劳。终于在一个烈日的午后,正在甲板上苦力劳作的我,望着眩晕的阳光,在毒辣的太阳下轰然垂倒。中暑了。同事们手忙脚乱的抬到了通风处,还哪里有个通风的地方?微波不澜的水库般平静的海,炎热的风。晃晃悠悠的站起身,还要继续的干。
一个萝卜一个坑,出海出国打渔为了节省开支,是把人员压缩到最低的不能再低的限度上。恨不得一个人顶两三个人来使用。根本不能生病,也不敢生病。以后回国在城市里乘坐公共汽车,我不用扶手,两条腿就稳稳当当的站在摇晃奔走的汽车上,有很多人就纳闷我是不是会武功?怎么下盘这么扎实?其实就是当年我在渔船上的苦累生活养成了我脚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