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迎春花开喜迎来(第1页)

一九七九年到来了。改革春风的号角吹响了整个胶东大地。沉睡多年的人们苏醒了,开始以审视的目光来看待新的问题了。过去的一切成为人们脑海中永久的回忆和历史了。人心活了。

七年前的那场大火留下的现象依旧保存。牲口棚的南墙上的黑色的痕迹依旧是触目惊心。和大姐同龄的喜迎长大了。永远是穿着破旧但是干净整洁的喜迎领着宝忠去给爹妈上坟。清明节到了。迎春花开了。懂事的喜迎提着篮子去给爹妈上坟。别人的篮子里装的是烧纸,喜迎的篮子里装的是每次考试的试卷双百分。

爹妈坟前的青草高了,乍暖还寒的早春,孤苦无助的喜迎在父母的坟前哭的死去活来。在人前坚强刚毅的喜迎,面对父母的坟头,用泪水倾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和悲哀。尘封的往事一幕幕显现在自己的眼前。

阵风吹来,蝴蝶般飞舞的纸烟在长满青草的孤坟野地间飘洒。太多的悲哀,太多的忧愁。喜迎只有在这时,在父母的坟前才能流露真实的情感,任由泪水在脸上,在心底尽情的宣泄。

望着姐姐的痛哭流涕,死去活来。宝忠也拉着姐姐的衣襟,泣不成声。相依为命,孤苦伶仃的姐弟在父母的坟前无助的哭泣。天见可怜,濛濛细雨淋洒着大地,也给与喜迎姐弟同情的哭泣。。。。。。

七年了,喜迎十五岁了。回到家中,坐在灯下,望着熟睡的弟弟,喜迎欠身给弟弟盖严实了被子。喜迎从炕上的柜子里拿出包袱,解开了包袱,打开了油纸,从油纸里面伸开一个手绢,手绢里有一封信。望着信,喜迎又悲从中来,低声哭了起来。

泛黄的信纸,是母亲的遗书。母亲在遗书里讲明父亲事情的来龙去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母亲在信中承认了父亲的过失,但是真实的讲明父亲没有杀人。并且母亲要孩子成人以后能为父亲讨个公道,让真正的杀人凶手绳之以法。

在信的最后,母亲告诫自己和弟弟,她不怨恨任何的人,也不允许自已和弟弟去找任何人的麻烦。饿死不偷,穷死不抢。是母亲留给自己和弟弟最后的遗言。

母亲死后,喜迎收藏着母亲的最后忠告,她小心翼翼的生活,没有讲给宝忠听。喜迎了解母亲遗书的含义,也理解母亲遗书的苦衷。喜迎想了想,一个大胆果断的决定在脑海中形成。

七九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春暖花开了。人心活了。

整整七年,深深的自责。政法委书记周胜接到了从省市多级人民政府,公安局,法院,检察院转发过来的信件。贴着八分钱邮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