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第一学兵总队三个月后授枪。一连首先进入授课科目的步兵射击、筑垒、劈刺、体操等教范和重机枪、手榴弹操法学习;训练科目是持枪教练、射击预演,野外搜索、警戒演习,行军、刺枪、步枪基本射击、战斗射击,机关枪、手榴弹操法实练等训练,以及班、排、连、营野外战斗演习和夜间演习等演习科目的训练。这一阶段是入伍生训练,也称士兵教育阶段,使学兵基本完成从普通百姓到一个军人的转变。
王弼生对武器的感觉好极了。教室里,教官对各种武器教范的讲解他能烂熟于心;操场上,一旦操起武器他能很快熟练掌握运用起来。尤其是对步枪的感觉,仿佛已经操作了很久,神妙得连他自己都吃惊。王弼生感觉曾祖父和祖父把军人的灵性遗传给了他,在他身上得以延续。冥冥之中他甚至能听到祖爷爷和爷爷的呼唤,告诉他枪怎样拿,怎样拆装、瞄准,射击后怎样调整……他时常感觉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钻入他的肌肤,浸润开来,让全身的血脉热气腾腾地燃烧。这种感觉通常只有几秒钟,就会平静。每次平静后心如止水,头脑一片澄明,手里的枪仿佛有了灵魂和自己心意联通起来,心中刚刚想到的目标枪口就会下意识的指向那里,而且王弼生几乎可以断定:如果有子弹射出,会精确地击中目标。难道自己就这样轻松地进入到神话般的“枪以意使”、“人枪合一”的境界?他有些茫然,所有的感觉都需要通过实弹射击来证实。一向稳重的王弼生有些急不可耐。
王弼生终于等来了实弹打靶。1935年2月中旬的一个晴朗的下午,第一总队一连的学兵们背着步枪走进靶场。一班首先在距离靶标100米线上散开站好,今天是立姿实弹射击练习。教官向学兵每人分发5颗子弹。王弼生接过子弹装入弹夹,举抢等待射击命令。哨声响起的瞬间,王弼生的枪响了,连续快速的拉栓上膛击出,在一班学兵还在瞄准并未放一枪的情况下,王弼生已经射光了5发子弹。他贪婪地呼吸着枪中冒出的硝烟味道,全身因惬意而放松。
三分钟后,报靶开始,王弼生的成绩震惊了教官和全体学兵,也震惊了他自己。50环!王弼生对枪的那种神妙的感觉得到证实,他感到身体里鼓胀了许久的激情得到了宣泄。几个教官用狐疑的眼光看着他,商量了一下,果断停止了其他班的实弹射击练习。主教官亲自递给王弼生5发子弹,刚刚换完靶纸的靶标重新立起,王弼生端起步枪的时候找到了那种心如止水、头脑澄明的感觉。随着哨声响起,王弼生在不到10秒钟的时间里,又射出了5发子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