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地观摩 (1)(第1页)

细雨飘逸,火车在空寂的原野上飞驰。远离了喧嚣,只有机车轰鸣和车轮与铁轨碰触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答,答答……,答,答答……”像极了机枪的点射声。王弼生陷入迷离,终于睡着了。他太累了。

王弼生是第一次坐火车,他没有一般人的兴奋,相反到有一种拒绝甚至有一点厌恶。他对以钢铁巨甲为代表的现代物质文明从心里有一种排斥。因为它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膨胀人的占有**,坦克、飞机、巨舰、重炮,这些杀人利器每天都在吞噬人的生命。睡梦中,泗塘河岸日军舰炮弹炸出的巨大弹坑和弹坑内外一个多排士兵的残肌断臂不断地浮现,不停地幻化,渐渐地和苇岗村北两个放尸体的水塘重叠起来,两个水塘里1200多个鬼魂仿佛在哭唤嚎唳……

王弼生被吓醒,他用手擦了擦满头满脸的虚汗,看着熟睡的士兵,神情有些怔仲。

王弼生来到淞沪战场纯属偶然。事实上,他并不属于教导总队,只是中央军校一个还未毕业的学生,一个到淞沪战场观摩的看客而已。

1937年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正式打响。

8月14日晚,王弼生在豪斯少校住所大大的餐台边,看着上海军用地图,和豪斯一起研究中日上海作战的战略战术问题。

这时,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周振强来访,他是特意请教豪斯对淞沪会战看法的。

1932年“1.28”上海抗战时,周振强曾经带领中央军校教导团随第五军参加上海作战。他对上海的地形地貌比较熟悉,对上海战事也非常关心。他到豪斯住处,一是请教豪斯对战事的看法;二是向豪斯告别。周振强准备马上去淞沪观摩战役发展。豪斯向周振强极力推荐王弼生随行。

“亲爱的周,你去上海一定要带上弼生。他在军事理论上的造诣不输于我,某些方面甚至超过我,只不过他是个刚刚出炉的钢坯,需要去战场上“淬火”。你带他到上海磨练一下,这无论是对他还是对你们国家的抗战都大有好处。他是新一代军人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是个天才!“周振强见豪斯说话认真、郑重,微笑着表态同意:“我就当一次伯乐,带着这匹千里马到上海转转。”

王弼生见周振强答应了,高兴万分,站起身来扯了扯衣襟向周振强庄重地敬了军礼。

豪斯嘱咐周振强一定要保证王弼生的安全。说:“年轻人热血,你要约束他只观摩,绝不可以投身战斗。”

“亲爱的豪斯,你的话我记住了。这个年轻人两年前我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