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总队长的青睐 (2)(第1页)

晚上5时,桂永清派车接走了王弼生。在总队长的办公室里,桂永清象对待自己多年的部下,亲切地招呼着王弼生,他的随和让王弼生很快放松下来。

桂永清先询问了王弼生在军校的学习和训练情况。其实,桂永清下午已经从周振强那里听说了王弼生的很多事情。他对这个年轻人非常感兴趣。此番当面问王弼生,是想让王弼生轻松一些,为下面的长谈做一个铺垫。

桂永清虽然好奇苇岗战斗的细节,但他更想通过和王弼生的交谈来了解日军的战斗力、日军士兵的军事素质和日军军官的指挥风格。因为他一直认为以教导总队的装备和训练、士兵的单兵素质以及官兵的战斗意志应该不输于日本军队,至少不应该有太大的差距。可是二团在淞沪不足3天的战斗中付出的伤亡代价和极不成比例的战果让他困惑了。作为**中最精锐部队的教导总队,在淞沪战场上只和日军碰了几碰就几乎失去作战能力,这让他大惑不解。教导总队尚且如此,那么那些装备和训练更差的**部队呢?抗日,抗日,抗战还能够抗得下去吗?何应钦言之凿凿,战必亡国;军内也有一派“惧日”的声音……所以,桂永清想亲耳听听这个带领一帮杂牌打破“日军不可战胜”之神话的年轻人的看法,以期望帮助自己解开一些困惑。

桂永清给王弼生的杯子续了水。他开始询问苇岗战斗的详细经过。仔细听王弼生讲解战斗的过程。他让王弼生画出简单的地理环境图,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甚至王弼生的思想和心理活动都让王弼生讲分明,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你为什么不先安排挖防御壕沟呢?”

“有三个原因,一是此地地表水浅,如果挖出水来弟兄在泥水里作战会影响士气;二是防御地段狭小,即使挖出壕沟作用不大;三是挖壕沟会暴露部队,这是最重要的原因。我的想法是让部队隐蔽起来,给日军一个突然袭击,打掉一部分,鼓舞一下士气。没想到日军前锋部队行进太快,脱离了主力,先到达的只有300多人。他们倒很配合我的想法,他们先用一个小队50多人试探进攻。看到这种情况,我决定隐藏实力,只让一个100人的小连和两挺轻机枪开火,给敌人一个错觉,让他们以为我们的阻击部队只有一个连的规模。41师的弟兄们很听指挥,枪打得准,百十人一开火日军一个小队就基本报销了。”

“我的布置出了一个漏洞,这就是村子太静了,一个人影都没有。这个漏洞在敌人发起进攻前我就意识到了。通过望远镜观察,好象日军的指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