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血肉城垣 (2)(第1页)

10日特种营城垣阵地无战事。

11日上午8点,日军派小股部队对光华门、同济门、武定门及连接城垣试探性攻击,被守城各部队击退。

上午10点,日军1个小队50多名士兵涉过护城河对特种营城垣阵地试探攻击被击退。

12点,吉住大彦得到报告:位于光华门和通济们之间的一段城垣阵地,在我小队士兵试探性攻击时,使用日式武器向我还击,该部支那军武器使用熟练,射击精准,我小队伤亡37人。

下午2点,吉住大彦亲往特种营阵地对面,安排19联队一个步兵中队180人对阵地第二次试探攻击。步兵中队攻击时,大彦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城垣阵地的火力和兵力分布情况。他确认支那军守卫部队兵力不足200人;只有3挺重机枪,其中有一挺九二式;迫击炮不超过6门,2—3门日式60炮;轻机枪约30挺,日式机枪约20挺;掷弹筒5—7具;日式步枪约120枝。

大彦完全可以断定,这支部队就是在红毛山从自己手中溜走的支那军特种混编营残部。

这一发现让大彦既兴奋又悲哀。兴奋是因为终于又抓住了这支部队,悲哀则在于经过皇军多兵种部队5000多人连续两天的打击后,这支营级编制的部队居然还有200名士兵,而且战力依旧。大彦认为必须认真准备,细致布置,一次重击,才能成功毙敌。

通过与师团长叔叔电报讨论,吉住中将同意大彦的设想,立即命令独立野炮第5联队第一大队12门150mm野炮摆到“特种营”阵地正面,调集第36联队第一步兵大队和第39联队第三步兵大队2000人预备攻击,调令师团工兵联队舟桥中队在护城河架设浮桥。

下午4点,日军2000人在特种营对面2公里处展开。

下午5点,日军野炮第5联队第一大队集结到日军步兵后方建立野炮阵地。

此时天色已晚,夜色渐浓。日军野炮因视野不佳,当夜未能进攻。

王弼生调匕刃小队派出一个警戒组,用绳索顺下城墙,在护城河边放潜伏哨监视日军。

12日晨5时,天蒙蒙亮。潜伏哨攀绳索回到阵地向王弼生报告,日军舟桥部队正在护城河上架设浮桥。

晨6时,王弼生用望远镜观察到敌浮桥已基本建好,敌步兵正在吃早饭。再往前看,发现日军一排大口径野炮,炮口正对准自己阵地。王弼生惊出一身冷汗,急令各排除留下一个班监视敌人,其余兵力武器撤下城墙,令迫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