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生召集排长以上的军官在村口开会,黄开坤报告战果:此战全歼日军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炮中队合计326人;缴获60迫击炮12门,重机枪4挺,歪把子轻机枪9挺,掷弹筒18具,三八步枪238枝,日式手枪41支;炮弹、掷榴弹、手雷、子弹大宗;日式尉级军刀8把……
王弼生打断了黄开坤的战果报告急问**伤亡情况。黄开坤报告:**阵亡73人,重伤36人,轻伤182人,大部分轻伤号简单包扎后能继续战斗;损失轻机枪3挺,冲锋枪1枝,步枪23枝。
黄开坤汇报完战况后,王弼生对战斗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布置下一阶段的战斗方案。他表扬41师官兵敢于拼命、服从指挥,说41师部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部队。强调部队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阻击任务还未完成,日军大队主力很快到达,真正残酷的战斗还未开始。他要求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再接再励,完成任务。
王弼生接着布置下一阶段作战方案:“第一,迅速把日军尸体收集起来,在阻击阵地前码成尸墙。他分析说,估计日军大队迟到的原因是带有山炮、步兵炮之类的重武器影响了行军速度,直射炮和迫击炮就火力而言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唯一的办法是将日军的尸体垛成工事,让日军炮兵有所顾忌。
第二,把路口、街口、巷口全部用沙袋垒成工事封堵,准备打巷战。
第三,把所有能够参加战斗的士兵编成四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每步兵连编成三个排,机炮连编成一个重机枪排、一个迫击炮排、一个掷弹筒排。武器重新分配,士兵尽快熟悉日式武器性能,掌握使用方法。
具体的兵力和火力部署是:以二个步兵连六个排每排配二挺轻机枪分守各巷口;南村口布置一个排的兵力封堵,加配一个重机枪班二挺重机枪,这是我们防御的底线;以一个步兵连和机炮连守阻击阵地和北村口,机炮连继续在马车行大院设立重机枪阵地;迫击炮阵地设在马车行大院内;掷弹筒排设置到墙外阻击阵地后身;另外两个步兵排藏于马车行院内。”
王弼生解释自己兵力和火力部署意图:“我有意放日军一部分兵力突入街道,最好是两个日军中队,然后封死路口,各排从巷口杀出来把日军切成几段消灭。此方案如果成功,我们等于消灭日军三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炮中队,那时日军将无进攻兵力,只好撤退。所以此战最重要的是守北村口的阻击阵地,要先守、后放、再守,一道街口拒两面,守、放都要把握火候。我们能不能达到目的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