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
老一号,一个远离矿区的废旧矿井。
早在日俄占领时期,废弃的老一号附近就是个虎狼出没、盗匪盘踞之地,就连放牧的蒙古人都不愿意接近那里。建国以后,虽说政府曾经派军队对那里的盗匪进行过多次清剿,但一九六六年还是发生了“荒原军刀”事件(在公安处的档案里,是这么记录的)。那以后,没有人再走近过老一号。
在老百姓的眼里,老一号就变得愈加神秘。
几天以后,钻探队撤回矿区修整,为下一步做物资准备。我们和第二小队以及从各矿抽调出来的基干民兵又回到了青湖基地。
参加集训的六十个人舒舒服服地又休息了两天。
第三天早上五点,我跑到厕所方便回来刚要躺下再睡一会儿,一阵震耳欲聋的电铃声从房间外的走廊里响起来。接着就听见教官在外面大叫:“集合了,都赶快起床,集合了!”
新的一期紧急集训就从教官们的大喊大叫中开始了。
按照训练安排,每天早五点起床点名后,洗漱、整理内务卫生,然后是三公里慢跑(以我们的体力,慢跑已经算是极限了)。早餐后,全体集训队员到枪械库取枪,练习瞄准。吃过午饭,就是这次集训的主要科目----训练攀绳索。
攀绳索的训练是在湖边的一处悬崖下面,开始的时候,教官只让我们练习技巧,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并不强求一定要攀爬到多么高的高度。如果遇到那个队员逞能,非要爬到一定的高度,教官们也不阻拦,而且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鼓励这个队员去完成他能够攀爬的高度。
当看到队友一个又一个地超越自己的高度时,年轻人的好胜心理往往强迫我自己更加努力,去超越别的队友。
一个月后,我们都能毫不费力地爬上那个三十多米高的悬崖,再轻松地顺着绳索溜到地面。就在这一天晚上,刚刚熄灯不久,我们被紧急集合的哨声吹醒了。
在五辆军车前大灯的光线照射下,这支六十人的队伍费了好时间才集合完毕。
然后,教官命令十二人一组上车,还没等我们坐稳,军车就快速启动,向黑黑的夜色中驶去。
这一切来得十分突然,我们甚至连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我想和张敬国(我的同学,也在这次集训队列内))说说话,却发现他不在这辆车上。
军车大概行驶了一个小时后,车上的教官从驾驶室对我们喊:“大家注意,将每人座下的衣服拿出来,穿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