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青蒙大会战(一)(第1页)

从两军渐渐相遇,到已经相遇,然后一连的对峙,都可显见出这两支军队的谨慎,虽然是一场大场,但越是大战就越要小心翼翼,这种时候出不得半点差错,一旦一方露出了要害的破绽,就必然会导致全面的失败。这种情况,越是大战反而就越要小心了。当年,符坚百万大军,可惜给谢安的府兵弹指而灭,曹操八十万雄兵,也是在赤壁给孙刘不足十万的军队打得大败而亏,为什么?就是虽有强兵多兵,但是聚兵容易,统兵难,这么多的兵聚在一起,虽然兵雄势大,这自是不消多说,可是古往今来,用兵如神的,比如韩信者能有几人?人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那是韩信,换个人试试?刘邦不自量力带着六十万大军,反叫项羽三万兵马打得溃不成军,惨不可言,便就是这个道理。兀良合台是个领军的老人儿了,他虽是一场场仗打过来了,但却是个知兵的名将,带少量的兵打仗,那是一个打法,带多量的兵打仗,却又是一个打法,自不相同,现在,他的麾下,不是一万两万,也不是五万十万,而是前前后后共计五十万的大军,这样庞大的一支军队,如果他的调度失当,给青军抓住了机会,只消一支强兵攻其弱处,便有可能全面崩盘,这个道理一般人许是不明白的,兀良合台如何能不知?更何况他之前刚好打了一场败仗,对大青军了解不少,自是不敢有一点点的大意,用兵自是要缓,算而又算,另可错失良机,也不能鲁莽冲动。现在,两方面的军队已经兵对兵的摆在了明处,一切小心都再也无用,剩下的只是一个“打”字了,但正是这个时候,就越要小心,现在他的兵多,只要他捺下性子,一点点的把兵力用上磨上,未必不能打出个彩来,而他要是行险出了错,才是最最要命的,何也?就在于兵太多,上官一道命令下面要半天才能反应过来,大大不便,可是不同与以往。

合不勒先说话了,这个合不勒是拔都手下的一名大将,拔都此次大战自是没理由不派他自己的人来,而合不勒正是他的心腹之人,当然,现在是兀良合台当大将,兵权也尽在他的手里,蒙古人的内斗还没到那种连大局也不顾的地步,而兀良合台之下,说得上话的蒙古人将军也就是他了,只是他顾着大局,不怎么说话,这也是为了兀良合台的面子,不然,一个军中长期有两个声音,可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在可是不一样了,大战眼前,蒙古人自成吉思汗时留下的规矩,在大战时,众将都是要倡所欲言的,当下,这位西征的名将道:“这一仗,一定要小心,不能上来就打大了,军队不能乱,兵要小心调动,不打乱青军的军阵,我们不能全力进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