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春去秋来,项南已从那个胖嘟嘟的小小婴孩长成个7岁孩童,眉目清秀,举止宛如小大人一般。人都说项家小少爷是个小神童,一岁能言,两岁会背诗歌,三岁识字,其实项南已经尽量藏拙了,只是表现得比一般的小孩子早熟一点而已。毕竟前朝早有神童的概念,倒是没有人疑心项南这个穿越人士。
项家虽然是大户人家,但项老爷早已不再做官,家中到也没有那许多规矩。只是在项南5岁时,请了西席先生教授功课,算是正式启蒙。项南聪颖,时时得到老师夸奖,7岁时,夫子自言此子聪慧,启蒙课程已教无可教,遂辞去西席一职,建议东家另请文学大家教授公子,便离去。
不提项老爷为儿子四处寻访名师,却说时近中秋,项南看秋高气爽,动了游嘉兴南湖的兴致。毕竟人道江南风光无限好,项南自从穿越到了南宋,因为年岁小的关系,还真没怎么出游过。好不容易盼到7岁大,父亲允许下人带着自己出游,怎能错过的江南好风光,只想把这么多年憋在胸中的一股郁闷气好好疏散疏散。今日,项南央求着父亲许可大丫环碧荷带着自己游南湖。项老爷一时想着儿子平时小大人般,没有一丝孩童的天真,今天好不容易想去秋游,自然不会阻止,只是细细叮嘱注意安全,又叮嘱了随行的几个下人好好看护少爷,不得出错之类,也就放他出去了。
项南随着几个下人,信步环着南湖行走,耳边传来江南女子柔柔嫩嫩的歌声。“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正是北宋欧阳修的词,江南文风盛行,就连江南女子唱歌,也是唱欧词为主。秋高气爽,湖面波光粼粼,凉风习习,越女行舟采莲,悠扬歌声阵阵,颇使项南心情舒畅。
忽然,项南耳边传来小姑娘抽泣之声,影影绰绰还有个中年男子细细劝慰的话语。项南很是奇怪,兼之他上世就是好热闹的人,便带着几个下人寻着声音找去。湖边一颗垂柳下,一个相貌俊朗的中年青衫文人,正在细声哄着个年岁不大的小女孩。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那个小女孩,哭得很伤心。项南虽知这样上前询问,很是不礼貌,但是仗着自己一副娃娃脸,想来就是唐突一下,也没人介意。拿着便宜老娘给他准备秋游的吃食,开口哄着小女孩:“你怎么了?哭得这般伤心?女孩子哭起来很难看的,哥哥这里有些好吃的给你,就不要哭了。”
许是小女孩哭得累了,又听闻有好吃的,哭声小了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