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月子说的“那件事”算起来是门中的一件家丑。想当年,在门派初见衰落之时,曾经有几脉旁支弟子以种种借口破门出山自立门户。后来历经岁月,渐渐的,随着门派的越发衰落,那些当年破门出山的支脉弟子中,竟有人把主意打到了这座神农山上。要知道,这门派虽衰落已久,但是山门道场出产如何却是从来瞒不过家贼。
好在那时主脉弟子总还比支脉多些,轻而易举就镇压住了那些见利忘义的小人。甚至那一代掌门人念在大家都是同源所出,所以虽然击败了那些无耻之徒却并没有过分难为他们,反而自此定下规矩,只要那一支脉有一天可以发展到比主脉更强大,并且是按门中规矩战胜主脉弟子,他们就能成为新的主脉,而原先的主脉弟子则变成支脉,如此循环。
想来当时会有这种做法,除了那位掌门宅心仁厚之外,更多的则是将督促门人勤于修炼,借机中兴门派的用意隐藏其中。只是那时订这规章的掌门祖师只怕没有想到过,千百年后会有一天,本门主脉竟然会就只剩下最后两名门人。因此就规则而言,即将到来的那场不可避免的比斗,在形势上对小山师徒很不利。
现在,按照规矩每隔三十年一次的两脉比斗又到了日子,那一脉弟子依约依时而来。来到阳春观的一共有四个人,一师三徒,这差不多也是那一支现在全部的弟子了。
小山看着这份零落的人气就觉得想不通,为什么万年前天下数一数二的修真门派传到今日却如此凄凉?只能归于时也命也。现在自己也算新一代掌门弟子,看来门派是到了否极泰来物穷则变的时候了。
这三年间,因为要背的书太多,小山倒是意外的掌握了一种一边看书一边回忆巩固前一本书内容的分心两用的本事。为了学以致用,小山现在一面自我陶醉于新一代掌门大弟子的身份,一面打量对面那些疑似叛徒。
那四个人,看衣着神气应该是在人间界混得还不错,当头的老头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就是长的阴沉了一些,一双小而聚光的三角眼完全破坏了整体气质。不过这老家伙据说辈份可不小。听师傅说,三十年前就是这老家伙带着徒弟来这里拜山斗法的,而那时候师父还只是个刚刚出师的新丁菜鸟。当然,这后面的那个形容词是小山自己给加上的。
另外的那三个徒弟倒都是新人,上次和师父比试过的那个也不知哪里去了?不过按照祖师留下的规矩,参加这种比斗的学徒辈弟子年纪不能超过三十岁,所以那家伙就算来了也没用。何况,据说上次败给师父的家伙还颇有些背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