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从心理问题中成功「自救」,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第1页)

作者:

心理问题的自救,可能并不象有些人想像的那么容易,但也不是无药可救。

这所以有这样的区别,是因为每个人的预期不同,努力不同。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做好准备了吗?如果你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其实这仗还是能够胜利的!

准备阶段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与抑郁的抗争,其实也是一场战争,而且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战争。在战役打响之前,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做战前动员,要粮草先行。但这个环节往往是被许多人忽略的,而这个环节,恰恰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与抑郁之战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如果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就盲目出击,很可能导致出击的方向错误,以及战略错误,那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战役输得一败涂地。所以,在战役打响之前,最好我们每个人都充分重视这个环节,这样才能使整个战役有个好的开端。

一、正视问题

当知道我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之后,许多朋友都会跟我说他们身边的同事、家人或亲戚可能是抑郁症。确实,我们身边的好多朋友、甚至我们自己总是免不了有情绪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都耽误了治疗。

许多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都不愿意正视这个问题,更不会为他们的病症寻求治疗,2004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曾表明,约 30-80%的精神健康问题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而在我国,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仅为十分之一。

那么,抑郁症患者为什么没有去寻求治疗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1)羞耻感

心理学的发展史本来就非常短暂,而在我国只能说是刚刚起步。许多人对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并不了解,有人以为心理问题就代表精神病。人们害怕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担心这样的标签会对他们的事业、学习、婚姻或其他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这种羞耻感导致了不敢正视自身心理问题。

2)不了解

许多人对抑郁情绪或抑郁症不了解。有时,他们已经情绪低落很久了,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甚至伴有失眠、厌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等许多症状,他们知道自己可能有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了,但缺乏对其严重性的充分认识,或者不知道自己实际上已经患有心理疾病了。很多情况下,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理出问题了(由于羞耻感),他们在外人面前会表现得格外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