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问题标题:为什么会出现「万物皆可成梗」现象?这种娱乐化解构是否会消解严肃性?
作者:
虽然也有很多我关注的朋友回答了这个话题,讲到了后现代性、非暴力不合作、废话文学等东西,都说的很好,但我还是想说点别的东西。
我认为万物皆可为梗,可能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说法。
为了方便阅读,我特意做了一个 PPT 帮助大家理解。
在我回答关于表情包的问题时,就指出来过,我认为梗只是一个合集称呼,而不是一个类型称呼。

我来给具体分开地谈论,实际上——
从图来看,表情包包括梗图(rage comic)、戏仿拼贴(parody and pastiche)、名场面(famous scene)、贴纸(sticker)、图鉴(CG)、迷因(Meme)、颜文字(emoji)、表情符号(emoticon)和动态特效(dynamic effects)。

从文来看,网络流行语包括用典(allusions)、符号缩写(symbol abbreviation)、俚语(slang)#话题#(topic)、耳虫段落(earworm)、热门搜索(popular searches)、传播金句(golden sentence)、重要台词(important lines)、病毒营销(Viral marketing)、预知选项(flag)、同义反复(tautology)、弹幕(barrage)、可填充句式(cloze)、正谕(political language)、反讽(allegory)和吐槽(make complaints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