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节 借钱没写借条,打官司能要回来吗?(第1页)

有人说,找人借钱是个技术活儿,因为愿意把钱借给别人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觉得,这话反过来说,也成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借给别人钱了?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怕借出去容易要回来难;另一方面,自己也没钱。尤其是熟人之间借钱,对方自觉点,主动写个欠条还好,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提借条的事情。

那如果借钱没写借条,对方不还钱,还能要回来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案例】

张三向大明借了 2 万块钱,由于两人是交情不错的朋友,大明没好意思让对方写借条,而张三呢,也没有提这事儿。

半年后,大明急需用钱,便找张三要回那 2 万块钱。张三一开始还说,等几天就还,但大明等了一个多星期,仍然不见回应。在大明多次催讨之下,张三又说暂时手头也紧,还不上,并且经常不回消息,到最后,竟把大明的联系方式拉黑了。

大明妻子小美慌了,责备大明当初为什么不让张三写个借条,现在好了,联系方式被拉黑,也没有借条,还怎么把钱要回来?

大明也开始着急了,就去找律师咨询。律师听了大明的陈述后,笑着对他说:没事的,去法院起诉吧,钱能要回来。大明听了律师的建议,向法院起诉,最终顺利要回了钱。

大明是怎么做的呢?我来给你分析分析。

【知识】

借钱这个事儿,在法律上,借贷双方是合同关系,需要签订合同。你可能要说了,平时我们借钱也没签过合同啊,最多就打了个借条,那受法律保护吗?

很多人对合同的理解可能比较局限,认为合同就是标题上明确写了「合同」「协议」字样,双方签字按手印,才叫合同。事实上,法律上对合同的界定,范围比你想象中的要宽得多。

合同的内容,是当事人之间达成了一个共同的意见,约定双方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情,法律术语叫「意思表示」或者「合意」;

合同的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非常灵活。大家熟知的合同书,只是合同的书面形式之一,借钱时打的借条,虽然没有「合同」「协议」字样,但是能证明借款的合同关系存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具有了合同的性质。平时大家借钱没签合同,也是考虑到金额不大,或者为了方便。我们在向银行贷款,或者大额借贷的时候,通常就会签订书面的合同。此外,像信件、传真、电子邮件、微信聊天记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