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捐过款。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个人,一件事,一瞬间,会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不惜慷慨解囊。或者虽然钱不多,但也是一种纯粹的善意。
不过,捐款毕竟是不求回报的,而且是一种主观性非常强的行为,跟当时的情绪、心态等都有很大关系,就是俗语说的「脑子一热」。
如果捐了款后悔了,可以反悔吗?能不能要求对方退还?
【案例】
这天,大明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捐款的消息,某地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孩子们上学的条件艰苦,特别需要一些基础设施设备,向社会公开求助,有不少人捐了款。
大明看着心里特别受触动,毕竟自己小时候也吃过苦,想读书都没有条件,而且他的孩子也正值读书的年纪,衣食无忧。但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却有另一群孩子,连最基本的学习条件都无法满足,太可怜了。
于是,忆苦思甜的大明,当即捐了 5000 块钱。
他把这事儿告诉妻子小美,小美说,不是不让你做公益,但是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儿子下个月兴趣班的学费还没交,这一下子捐出去 5000 块,太多了。
随后,冷静下来的大明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捐得太多了?他越想越后悔,为什么要捐 5000,捐个一两百也能表达自己的爱心啊。
一宿没睡,大明决定联系公益组织台,看看能不能退一部分回来。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表示不行,大明捐的钱已经进入对公账户,而且按照规定这个钱也是不能退的。
大明不解,我这是公益捐款,又没要对方任何东西,纯粹是献爱心做好事,多捐少捐都是个人的自由,为什么就不能退了呢?
【知识】
捐款在法律上属于赠与,捐款人和公益组织之间是赠与合同关系。
《民法典》第 657 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所以,捐款具有无偿性。
既然是无偿赠送的,受赠一方不需要付出什么,就可以白白获得捐赠。所以为了公平起见,在法律上应当给捐赠人反悔的机会,允许捐赠人撤销捐赠,毕竟像大明这种「头脑一时发热」的情况,在现实中还是比较常见的。
但这种撤销的权利,并不是毫无限制的。
根据《民法典》规定,无偿赠与能否反悔,至少要看两个方面的情况。第一个是,赠与财产的所有权有没有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