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被他这一惊一乍的给搞懵了,之前不是说还半点消息都没有吗?怎么突然就找到了辽东军家属,他扭头看了一眼耿直,后者上前一步解释道:“刚才不知道是什么人将一封信定在了门上,落款写的是宋国公。”
杜如晦听到这里有些恍然,看了一眼萧瑀手上的信,有些疑惑的问道:“这封信上写了辽东军家眷的下落?宋国公怎么就敢肯定消息属实?”
萧瑀愣了一下。
对啊,谁会就这么将辽东军家眷的消息告诉自己,首先肯定不可能是朝廷的人,但如果是知情的百姓,什么不愿意留姓名,这么大的消息,肯定是重重有赏啊。
不过他转念一想,对方骗自己又有什么好处?
“管他呢。”萧瑀摇头道:“不管消息是否属实,咱们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但如果这是真的的话,辽东军家眷的人数可是不少,这还需要杜大人配合一下了。”
杜如晦虽然觉得这件事情很蹊跷,但诚如萧瑀所说,去看看又没有什么坏处,想了想说道:“目前我手上能够调动的人手,最多只有八百左右,不过那些辽东军的家眷,大多是一些老弱妇孺,想必应该够了。”
“八百就八百。”萧瑀急不可耐道:“烦请杜大人赶快吩咐一声,要是去晚了,被那些人知道,说不定又转移了。”
***
长乐坊,位于朱雀大街边上,向来是长安城中,极为繁华之所。
孙思邈坐在一个露天的摊位前,冲小贩要了一碗素面,然后就开始闭目养神。
这时候午饭时间已经过去了,摊子上就孙思邈一个客人,所以面来得很快。
“客官,我看你面生得很,不是长乐坊的人吧?”
小贩将面端了上来,恭恭敬敬的放在孙思邈面前,看向他的眼神有些奇怪。
这位客人最近几天每天都会过来,从午时坐到未时,一句话也不说,就在那里闭目养神,等客人都走了之后,才会点上一碗面,实在是怪异至极。
孙思邈拿起筷子将面搅合了一下,尝了一口,点头说道:“不错,像个生意人,以后就靠这个手艺,应该也能活得不错。”
那小贩听到这话愣了一下,莫名其妙的说道:“老先生说笑吧,我本来就是靠这个手艺吃饭的呀。”
“是吗?”孙思邈抬起头仔细端详着他,“我会算命,感觉你的面相看上去不太像。”
小贩来了兴趣,左右现在没什么事,干脆坐到了孙思邈旁边的一张凳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