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缔结两方的盟约(第1页)

莲宗搞到现在这样的规模,证明还是有很多有能力的人,当然也有很多人看清了目前的局势。

左丞相娄敏中就是其中之一,他听完李南的话,拦住了怒容满面的郑彪后说道:“大宋西北军战力强悍,这乃是世人皆知之事,但我南国也并非全无依仗,不说这长江天险宋军难以渡过,就算他们侥幸过来也要面对我军七十万的士卒。”

这一点娄敏中说的不错,长江天险的确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方腊将主力部队都派驻到了长江南岸驻守也算是一步好棋了。

方腊在起事造反之前就已经有过多年的筹划,因此他建立了南国之后“,就十分明确地制定了“划江而守”的战略思想。

只要沿着长江死守润州和江宁府等重镇,切断宋军南下的道路,那么方腊就可以利用麾下数量惊人的士卒跟大宋对耗,同时也争取时间让江浙等地恢复生产,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

江南一带本就是大宋最重要的产粮区,苏杭等地提供的赋税也占据了大宋岁入的大半,如果方腊真的能守住长江,那还真的有些跟大宋朝廷分庭抗礼的希望。

从表面上来看,莲宗目前有兵马七十余万,而且这个数量还在飞速攀升,估计很快就能达到百万之巨,且有大量的粮草、武器装备和辎重可以支持这场大战。

大宋朝廷目前在南方的兵力基本可以忽略,北方主要有镇守开封府的禁军,河北军和西北军这三只军队,总计人数也有四五十万。

然而大宋主要的敌人都在西北,比如辽国、金国和西夏这三大强国,所以朝廷必须留下大部分兵力防御外敌,这样算起来能派来攻打方腊的军队数量就不会太多,满打满算二十万也就到头了。

方腊以百万兵马抵挡大宋的二十万兵马,这已经是极为悬殊了,况且还有长江天险作为依仗,所以莲宗诸人都比较认可方腊提出的‘据江而守’和‘划江而治’。

南国和宋国的实力对比一目了然,并且差距极大,因此方腊和莲宗众人都有如此想法很正常,因为他们都身在局中,所以有些东西是看不清的,唯有李南这样局外之人才能看到双方的优缺。

先说江南之地对大宋的重要性,那简直是无与伦比,天子赵佶和朝廷的文武群臣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会将江南夺回来。

再说大宋朝廷派来的讨伐大军,极有可能来自河北军或者最精锐的西军,而一旦这两支军队过来,方腊麾下这些乌合之众就算有百万也是无用。

类似的战斗李南经历过不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