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开府仪同三司到了李南这里可就不一样了,因为盘踞在此的他是真的有能力开府,并且他已经这样做了。
如今大宋朝廷如此封赏李南,加上镇南候和岭南节度使这些爵位和官职,这就等于从名义上允许了他在岭南的所在所为。
没有人喜欢被当成反贼,尤其是大宋现在的实力依旧不小,还有大量的军队存在之时。
只要李南愿意接受这些封赏,那他就名正言顺的占据了岭南,这种诱惑很是不小。
然而这些封赏跟最后赵佶将顺德帝姬嫁给李南相比,却也算不得什么了,因为百姓们或许不明白什么是侯爵,什么是节度使,但驸马是什么却是人尽皆知。
别看李南现在已经基本稳定住了岭南的局势,也让大部分人默认了他管理岭南这个事实,但无论是那些久居岭南的宋人,还是逃难而来的数百万灾民,他们心中还是只承认大宋朝廷为正统。
就是因为李南背着反贼的名头,在名义上站不住脚,所以他组建的六部之中除了兵部之外都非常缺人,少有宋人来投。
这个问题不但困扰着李南,也同样困扰着宋江和方腊等人,因为这些无形的东西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非常重要。
在华夏自古以来就有师出有名的说法,说的也正是这种情况。
师出有名这四个字出自《礼记》,意思是但凡发动战争都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基本上很少有人真的会打着造反或者劫掠的旗号,哪怕是要推翻王朝也说成是清君侧、替天行道等等。
在《论语》中也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东汉末年,朝廷已经衰败不堪,各路诸侯起兵混战,但曹操挟天子却始终不称帝,就是为了师出有名,因为只要他不称帝,进攻其他的势力就可以说是代表汉室讨伐叛逆。
后世者看来,当时的汉朝就已经名存实亡,似乎曹操没有这么做的必要,实际上此举乃是妙招,因为汉朝所有的百姓们都会站在正统道义一方。
古代的交通不便,各地百姓们获得消息的渠道也较少,也不清楚局势如何,就像现在大宋朝廷派遣官军去剿灭方腊,百姓们都会站在朝廷的正义一方,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从贼。
如今的方腊虽然声势浩大,他也喊出了自己的口号,可实际上在百姓们的心中他们还是属于贼寇之辈。
南国占据了江浙大部分的州府村镇多时,可惜他们依旧没有获得百姓们的认可,当童贯和谭稹率领大军渡过之后,很多城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