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想要重建杭州,恢复江南各地的民生,还要准备应付必然会来讨伐的大宋官军,可谓是万事烦扰。
岭南的李南此时也忙的非常狼狈,因为他实在低估了百姓们对于土地的热爱。
并不在意大宋朝廷的李南,毫不犹豫的就决定在整个岭南实施开荒计划。
当官府将一张张告示张贴出去之后,经过衙役们的大声诵读,以及其他识字者的解释,这件事立刻引起了灾民们和本地百姓的热烈反响。
对于开荒,百姓们最关心的就是土地的归属问题,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原本知府苏琦拟定的章程中,开荒出来的土地所有权都被他定为了归李南所有,不过后来被李南稍稍的修改了一下。
告示中明确说明,开荒出来的土地分为所有权和使用权。
凡是开荒出来的土地,全部归安南道行营所有,不过使用权则交给开荒者,只要是你开垦出来的土地,那在正常情况下使用权就全归开荒者所有。
当然,安南道行营因为有着所有权,因此有权利对所有土地进行征收,例如修路,扩展村镇和城市等等,不过凡是被征收的土地都需要支付合理的费用。
关于李南搞出来的这个土地权利的变化,苏琦和大部分人都不以为意,因为在很早以前就有过均田制,按理说这些开垦出来的土地应该都属于大宋,现在落到了李南的安南道行营,也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
现在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个土地所有权变化的重要性,不过以后估计所有人都会大吃一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因此土地所有权无论归大宋朝廷,还是归安南道行营,这件事对于百姓们来说并没有差别,毕竟他们也知道自己想要得到这些土地就是妄想,但是能得到使用权就已经很不错了。
除了土地的所有权之外,百姓们还有一件非常关心的事情,那就是田税的多少。
刚刚开垦出来的土地,远远不及那些良田,因为土层薄,肥力差,种植的收获很低,因此历朝历代对于开荒者都会有许多鼓励手段,最常用的就是免税或者减税。
大宋的田赋继承了晚唐的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次收取,税率是“田亩收一石,输官一斗”,也就是10%,比汉朝的“三十税一”要高得多,比唐朝的“十五税一”也要高。
由于大宋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政策,对土地兼并基本不管,所以土地集中度非常高,占总人口仅千分之二、三的大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