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的回答非常惊人,因为谁都看出来了他是发自真心的确定这个结果,而且还是在两军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
来自归化州的侬立震,虽然现在因为族群的利益跟李南绑在了一起,心中还是多少对其有些不满,听到这个回答后立刻问道:“方腊麾下有百万兵马,粮草辎重充足,还有长江天险作为依仗,你为什么如此肯定他会败?”
想要跟这些居住在岭南的僮人解释原因,真的有些难为李南了,不过他考虑了一下还是从怀中拿出了一把铜钱。
“这代表方腊麾下贼兵的综合战力。”
李南说着话,将一枚铜钱放在了红木桌案上。
“这代表大宋朝廷官军的综合战力。”
李南这次将五个铜钱放在了桌子上。
这种比较方式简明易懂,特磨道的侬丰了然的点点头,随后问道:“你的意思是一个官军能抵得上五个贼兵?”
“不止如此。”
李南指了指桌上的铜钱解释道:“如果将这两方的士卒单独拿出来,或多或少接受过训练,上过战场的官军能抵得上五个贼兵,然而若是双方进行大规模作战,那一个官军至少能抵得上十个贼兵。”
“嘶!”听到这番解释的诸多僮人首领都是倒吸一口冷气,他们没有想到双方的战力对比竟然有如此大的差距。
事实上李南并没有过份的夸大和削弱任何一方,因为这就是实打实的事情。
如今的大宋官军因为贪官污吏的祸害,早就没有了赵匡胤时期那么强大了。
各级官吏吃空饷、贪污军饷粮草,私自贩卖军中武器,士兵们吃不饱饭,很少能够训练,可以说朝廷的官军战力已经达到了大宋各个时期的最低点,这样的军队还能有多少战力实在难说。
然而即便如此,朝廷的官军还是强于方腊的贼兵,因为莲宗这百万大军其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被鼓动起来的百姓,这些人可以说毫无战力,只能以数量吓唬人。
除此之外,方腊的百万大军并非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什么兰溪灵山的朱言、吴邦,剡县的仇道人,仙居的吕师囊,方岩山的陈十四,苏州的石生,归安的陆行儿,这些莲宗匪首虽然都奉方腊为主,实际上却并不会完全听从他的调遣。
也就是说方腊实际能掌控的兵力,估计也就是二三十万左右,其中有战斗力的可能都不超过十万。
在军队大规模作战经验上,童贯也是在西北见识过西夏和辽人这种强敌的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