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围攻独龙岗这么长的时间里,宋军死伤了六七千人,万一他们真的攻破了三庄,那无论是为了报仇雪恨,还是为了军功,都必然会有血腥之事发生,哪怕是李纲这个主将也控制不了。
说起来一切都是李纲美好的想象罢了,这也是大宋读书人的一种缺陷,就像李纲自以为这大营如铁打一般,但还是被李南轻松的就混进来了。
监军营帐内几人说着话,外面的夜色里,数万老弱妇孺却带着一个个随身的包袱,紧张又沉默的从独龙岗三庄中走了出来,向着官军的包围圈外急急行去。
这么多人想要离开这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其中不但有女人和孩子,还有不少走路都费劲的老人。
留守在独龙岗的这一万厢兵,面对八万官军的连日攻打,自然也有不少的死伤,但他们还是顽强的坚持了下来。
此时这些厢兵扶老携幼,有些士卒还做了不少建议的担架将老人放在上面抬着撤离。
为了避免那些还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的孩子们哭闹,他们的母亲们将肉干塞进孩子们的嘴里。
“快走!快走!争取天亮前全部离开!”
独龙岗的人井然有序的快速撤离着,负责协助此事的索超心中甚至比这些人还要焦急,因此连连催促他们。
有了监军李彦伪造出来的军令,李成顺利的将先锋营调走,为独龙岗的人让出一条通道来,但别忘记此地还有五万河北边军,这些人有些来自大名府,算是梁中书的人,可还有些是来自河北其他军队。
索超可以保证自己的部下不会出任何问题,但他不敢保证另外几支兵马不会碍事,因此早点办完此事才最要紧。
事实上索超担心的事情也不无道理。
这些官军围攻了独龙岗多日,今夜主将李纲突然调开了先锋营,将完美的包围圈打开了一道缺口,索超又带兵封堵各个营门,不允许其他军营内的士卒随意走动。
这番调动就已经够奇怪的了,而现在营外又隐隐传来了不少人行进时发出的声音,这难免会让人心生疑惑。
此时一座军营内,有位大概三十多岁的马军指挥使,他乃是从河北调来的边军将领曹路。
此人也是将门之后,祖上乃是被称为“大宋第一良将”的曹彬,有着灭后蜀,平南唐的赫赫战功。
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的曹家已经不是现在的曹家,曹路也只能在河北边军中中统帅一支三千人的马军。
马军也就是骑兵,按理说能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