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像李纲所说,李南率领岭南数十万兵马支援方腊,将童贯和谭稹的大军拖在江浙一带,不但这片重要的地区难以被收复,还耽误了接下来的恢复,更不要说北上联金灭辽之事了。
想到此处,天子赵佶终于有些重视这件事了,赶忙冲着其他臣子问道:“你们认为岭南参战可会影响江南战局?”
因为方腊之乱,大宋南北交通和通讯断绝,可是朝中文武官员还是能从其他的渠道得到一些关于南方的消息。
大殿之上不少官员都听说过岭南军队的战斗力,还知道他们在战场上会使用较为先进的火器,战力绝对要比方腊的军队更强。
就算不了解这些的官员,单单从数字上来做判断,也知道数十万兵马参战的话,那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听到天子闻讯,文武百官都纷纷开口,大家的意思都差不多,那就是认为暂时应该安抚住岭南,哪怕就是打算收拾李南,也要等到童贯和谭稹灭了方腊之后再说。
要说大宋朝中谁最恨方腊,最急着将方腊千刀万剐,那并不是天子赵佶,也不是其他官员,而是在大宋纵横多年不倒的蔡京。
蔡京在大宋朝中浮沉多年,虽然数次被罢相,却也数次重回巅峰,他在这朝野上下的威望和势力远非一般人可比。
如今的蔡京已经老迈不堪,大多数事情都是由他的儿子代办,这次特意来参加早朝,也是为了征讨方腊之事。
蔡京为何如此痛恨方腊,那是因为方腊在攻下了杭州之后,将蔡京的父祖的坟墓给尽数掘了,曝尸于光天化日。
在华夏不管是什么时代,挖人祖坟,曝尸在外都绝对是一件恶毒到了极点,而且违背了律法和道德底线的事情。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家国天下”却得以在大一统的新型秦汉体制中更新换代。
尤其到了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思想,从而融旧于新,构筑了此后两千年来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核心内涵:宗法家族的父子、夫妇伦理与国家的君臣之道高度化的同构,王朝的政治关系是家族伦理关系的放大,伦理与政治高度一体化,这就是“家国同构”。
华夏人大多不信奉神佛,他们信奉的是自己的祖宗,而如今方腊做出了挖坟掘墓这等恶事,不但彻底的伤害到了蔡京,也让蔡家背上了无尽的耻辱。
要想洗清这种耻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尽快将方腊千刀万剐,碎尸万段。
如今听到李纲所言,李南会因为朝廷攻打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