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发展和东京钦使(第1页)

金军临走时,又将富民、金帛、子女捆载而去。童贯、蔡攸接收的只是一座残破不堪的燕京空城和蓟、景、檀、顺、涿、易六州,其中涿易二州还是主动降宋的。

由此可见,完颜阿古打虽然愿意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大宋,实际上却也有别的心思。

如今宋朝虽然得到了这渴望多年的燕京故地,然而非但不能把它转化为战略优势,利用它获得财赋,反倒被它严重拖累,成为沉重的战略包袱。

简单的说,大宋搞出来的两次北征战斗,非但没有对大宋有任何益处,而且还极大的消耗掉了宋国的国力,再加上被收割走了将近两百万贯钱,以及被迁走了所有的民众,宋国最终只是得到了一片空城废地。

如果大宋想要将燕云十六州打造成北方的屏障,那么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如今的大宋又哪里有这个能力呢?

得到了期盼已久的燕京之后,大宋廷竟然无财力犒赏常胜军之士兵,只能允许他们侵占燕京无人之田地以为自利,这也埋下了不小的祸端。

就在大宋为了燕云十六州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时候,岭南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进行的极为迅速。

岭南大部分地区,以及交趾等地的气候都很适合占城三季稻的生产,虽然这种粮食因为生长周期太短,导致口味不佳,不过逢此乱世,谁还真的去挑三拣四不成?

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那是每个华夏人的梦想,尤其是在这个农耕为主的时代,在李南下令可以让境内百姓可以随意开荒之后,每一天都有人向着周围的丛林和荒野走去,每一天都有无数树木和杂草被砍伐,每一天都有焚烧的浓烟冲天而起……

短短数年的时间,岭南各路州府的丛林面积大减,那都是被开荒的百姓焚烧后开垦成了农田。

在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李南及时的下达了岭南各路暂停开荒的命令,因为他担心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岭南将看不到任何树木了,这对于环境的影响太大了。

对于李南的这个命令,那些开荒得到大量土地的百姓没有什么话说,可是后来加入岭南,还没有获得太多田地的人就有了怨言。

如果这是在数百年之后,李南或许真的没有办法让百姓们都拥有大量的土地,然而现在却不怕,因为土地真的有的是。

岭南各路目前的确没有太多的荒地和丛林了,但交趾有,而且有很多。

这次李南跟户部的官员制定了一个开荒的标准,只有自家土地不超过一定数量的百姓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